Translate

显示标签为“互联网”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互联网”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4年4月29日星期二

从美剧下架看互联网阵地得失

这些年互联网迅猛发展,触角无所不在。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很多行业都被互联网攻陷,互联网也开始改变社会生态。最初仅仅是实体商场被互联网打得溃 不成军,随后传统媒体也因互联网的进攻哀鸿遍野,紧接着金融业方面互联网也开始崛起。可以说,互联网所能触及到的世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一个月前,多家媒体就曾报道了广电总局将严查美剧,“美剧禁令”的传闻甚嚣尘上。但随后经证实,“美剧禁令”是被误读了。
3月19日和3月21日,广电总局办公厅在其官方网站连续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 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补充通知》。细心之人发现,这两则通知其实并非最新规定,前者下发的时间是2012年7月6日,“补 充通知”的下发时间是2014年1月2日。这两项规定的多数条款都是在“重申”,并且,文件主要是针对UGC(用户生成)内容,而非引进剧。
美剧迷们刚刚松了一口气,没想到一个月后被“误读”的“美剧禁令”却开始生效了。4月28日,多家媒体报道,《生活大爆炸》、《傲骨贤妻》、《海军 罪案调查处》以及《律师本色》在内的多部热播的美剧遭下架。《行尸走肉》、《童话镇》、《复仇》等都将重新审核。接下来还有一批英美剧被相继叫停。
搜狐、优酷、腾讯等网站接到广电总局的通知,要求这4部作品下架,但具体原因尚不得知。据披露,相关视频网站工作人员否认4部美剧存在播出违反程序 的问题,“因为所有在网站播出的剧集,包括《纸牌屋》这样的王牌美剧,我们都会在播出之前到广电总局送审、备案。网站自身也会在播出过程中进行内容审核, 确保播出内容不会违反政策规定。下架的四部美剧属于常见的美剧类型:律政剧、情景喜剧和探案剧,血腥暴力和情色画面十分少见,并无播出违规之处。”各家网 站表示,此次是按规定“下架”,何时重播尚未有定论。据悉,这两天各家视频网站将与广电总局进行沟通,了解下架的深层政策原因。
下架原因不得而知。但经新京报记者核实,央视计划播出绿色版《生活大爆炸》,甚至有消息称,《生活大爆炸》已交由央视合作伙伴CBM机构进行译制,“目前正在有序地翻译、制作中”。一方面是网络禁播,另一方面却放权央视,一收一放,这到底是什么信号?
美剧禁播在网络上掀起了激烈的讨论。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也做了一个“你平时从哪种渠道收看外剧”的调查,67%的受访者选择了视频网站及客户 端,28%的人选择了网上下载,2%的人选择了视频盒子,选择电视台和其他的各占2%。从这个不完全调查中大概可以看出,外剧的传播渠道主要还是靠视频网 站和客户端。事实上,每一部热播外剧能掀起一个小高潮,与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不无关系,社交平台上,最新的剧集往往会成为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这又吸引着 更多的人成为观众。同时,与电视台相比,网络环境审查相对比较宽容也是促使美剧大火的一个原因。
四部热播的美剧被迫从视频网站下架,其他热播的美剧前途未卜。网友们说一边是政府都在简政放权交给市场,另一边这个美剧要禁,那个美剧也禁,转头来,被禁的美剧反而交给央视引进了。呵呵,影视剧市场到底是不是市场?
对同样的美剧,一收一放中却看到了权力的游戏。视频网站有用户优势,庞大的用户基础是传统媒体(比如央视)不可比拟的。但是,央视却有背靠大山的特 权,它能借助国家广电总局的行政力量打压视频网站。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在这出“美剧禁令”中呈现得淋漓极致。其实不止是“美剧禁令”在为央视护 航,前些天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一剧两星”政策,有分析人士同样认为这是“保卫央视”之举。吴晓波曾经如此描述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 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答案其实是明显的:如果没有获得捕鼠的特权,再高效的捕鼠机都无法工作。如果说央视 也算是半个“商人”的话,它获得捕鼠特权的机会要远远高于互联网和其他电视台。
关于美剧播出渠道的一收一放,表面上看这只是保卫央视之需,但如果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也许是收缩互联网阵地的信号。
这些年互联网迅猛发展,触角无所不在。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很多行业都被互联网攻陷,互联网也开始改变社会生态。最初仅仅是实体商场被互联网打得溃 不成军,随后传统媒体也因互联网的进攻哀鸿遍野,紧接着金融业方面互联网也开始崛起。可以说,互联网所能触及到的世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互联网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张,但今年一系列的信号表明,对世界的征服,远远不是只有智慧和技术就可以了。打车软件最火的时候,收编之势已经开始上演;紧随其后的是对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和管制;关于互联网金融管制的争论刚刚消停下来,视频网站又被卡主了脖子。
如果说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联系的,那么我们不妨从今年互联网遭遇到的一系列“被规范”,观察一下互联网阵地的扩张和失守。美剧下架,针对的或许不只是热播的美剧。

 文章来源: http://goo.gl/jlloQu

2014年2月12日星期三

@GreatFireChina:Bing在全球实行中国式审查

中国在国际社会影响力日益强力。但我们很少见到海外媒体在境外进行有关中国消息的审查。
我们最新的研究表明,微软搜索引擎Bing在中国境外也会依据中国政府的要求,审查了部分中英文结果。我们还发现Bing还实行了隐蔽的审查。
中国长期审查“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中国也知道其市场巨大。这可能是中国政府让微软在中国境外也进行审查的原因。
我们将研究结果报告给了微软,并要求微软进行解释。我们询问在中国境外的审查是否是技术错误导致的。但微软回答“拒绝评论”。
微软是全球网络倡议的成员, “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公司集团、民间社会组织(包括人权和新闻自由的团体)、投资者和学者” 来保护和促进信息与通讯技术业的言论自由和隐私权的组织. 其核心承诺写到:
持有主张的自由和发表言论的自由是一项人权和对人的尊严的保障。 主张和言论自由权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不论国界地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和思想的自由
我们的测试表明,微软决定全球的用户都不能了解部分关于中国的真相,进行了“不论国界”的审查行为。如果这种行为继续的话,中国互联网审查会更为成功。如果中国有能力审查在美国的搜索结果,Bing还审查了什么?其他组织也能审查在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搜索结果么?
在删除搜索结果的帮助文章中,Bing表示
如果政府机构要求删除显示的搜索结果与我们联系,我们需要政府机构提供适用法律和权利的证明,以及官方的删除要求申请。如果提供了这类证明且我们可以查证,那么我们可以履行删除申请。如果要求我们必须实施申请,我们将有限地实施申请。
Bing在中国的审查并没有完全依照中国的法律。在大部分情况下,审查都是由政府官员直接决定的。
我们希望Bing能够公布“适用法律和权利的证明”以及“有限地实施申请”的证据。
但谁的法律管辖着在美国使用Bing的美国人,或者在法国使用Bing的法国人?

Bing 不同版本

Bing.com: 全球版本. 服务器在美国.  默认语言英语. 支持包括中文在内的多语言.
必应: 服务器在美国. 中国本地化版 默认语言中文. 支持包括英文在内的多语言

不同版本是用户Cookie造成的,并不是域名造成的。比如这个搜索可能会使用Bing或者必应,根据的的设置而定。
在中国访问必应会造成搜索被审查。我们不认同这种政策,但因中国对互联网的控制,我们对此表示理解。
但在美国使用Bing国际版搜索“自由微博”,你可以看到在页面底部,Bing显示“某些结果已被删除”。确实,自由微博主页"Freeweibo.com"不在搜索结果中。如果我们在Google上搜索自由微博,我们的主页是第一个结果。
我们还发现Bing虽然Bing有更加明显的审查的提示,有时候Bing会使用普通删除提示,或者根本没有删除提示来表示搜索结果因中国政府要求被审查。

我们在美国使用必应搜索。必应服务器在美国。用户和服务器都在美国,微软没有任何原因来自我审查搜索结果。但事实上,搜索“自由微博”,我们可以看到审查提示“依据中国的法律法规,我们屏蔽了特定的相关搜索结果。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此处。

这种全球审查可能是微软服务器的技术错误。我们因此联系了微软,询问是否是技术错误。微软回答:
感谢你的询问. 我们拒绝回答.
如果说是技术错误的话,微软应该会如实回答。按照此回答,这种全球审查肯定不是技术问题了。微软会让步多少?以后Bing会在全球审查六四事件么?
我们的研究结果有:
  1. 我们发现Bing在美国也会有审查。 确切的讲,我们希望微软解释为什么Bing国际版在中国美国访问都会有审查,必应在国外访问也有审查。(我们可以理解必应在中国访问有审查。)
  2. Bing对审查提示不够透明。Bing有时候使用“某些结果已被删除”,或者根本没有审查提示,而不用“依据中国的法律法规,我们屏蔽了特定的 相关搜索结果。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此处”。我们认为这个区别很重要。用户可以知道结果是依据中国政府要求被审查,而不是因为版权等原因。使用明确的审查 提示,用户能知道到底哪些信息是无法被访问的。
下面截图显示我们在中国使用Bing国际版搜索 “site:dongtaiwang.com” (动态网),只有一个结果,显然被审查。但Bing使用了通用删除提示。

  1. Bing 表示: “如果政府机构要求删除显示的搜索结果与我们联系,我们需要政府机构提供适用法律和权利的证明,以及官方的删除要求申请。如果提供了这类证明且我们可以查 证,那么我们可以履行删除申请。如果要求我们必须实施申请,我们将有限地实施申请。” 我们希望Bing能够公布“适用法律和权利的证明”以及“有限地实施申请”的证据。
  2. 我们希望微软能公布Bing透明度报告,提供全球被Bing删除的搜索结果统计数据,并包含中国。

具体研究数据

搜索词汇:
自由微博 : 我们创建的网站,提供匿名和不受屏蔽的新浪微博搜索。
达赖喇嘛
自由门 : 知名翻墙软件
六四事件:指发生在1989年6月3日晚间至6月4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与试图阻止部队行进的民众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附近地区所爆发的流血冲突。
site:freeweibo.com: 匹配freeweibo.com域名下任何网页.
表格中的地区是用户访问的地区
Bing和必应都支持多语言。同版本中语言对搜索审查没有影响。比如说必应意大利语会显示意大利语的审查提示,但审查是一样的。HTTPS和HTTP版本的搜索结果也是一样的。
搜索词汇
在美国访问 Bing 国际版
在美国访问 必应
在中国访问 Bing 国际版
在中国访问 必应
自由微博 *
严重的审查.
通用删除提示.
严重的审查
部分审查提示。
严重的审查.
通用删除提示.
严重的审查
部分审查提示
达赖喇嘛
严重的审查.
无审查提示
严重的审查
无审查提示
严重的审查
通用删除提示.
严重的审查
部分审查提示
自由门
搜索结果正常
无审查提示.
无结果
完全审查提示。
无结果
完全审查提示。
无结果
完全审查提示。
六四事件
搜索结果正常
无审查提示.
搜索结果正常
无审查提示.
少量搜索结果
通用删除提示.
少量搜索结果
部分审查提示。
site:freeweibo .com
(自由微博)
自由微博主页不在结果中.
通用删除提示.*
自由微博主页不在结果中.
部分审查提示。
自由微博主页不在结果中.
通用删除提示.
自由微博主页不在结果中.
部分审查提示。
site:nytimes .com
(纽约时报)
搜索结果正常
无审查提示.
搜索结果正常
无审查提示.
部分搜索结果
通用删除提示.
部分搜索结果
部分审查提示
site:dongtaiwang .com
(动态网)
搜索结果正常
无审查提示.
搜索结果正常
无审查提示.
少量搜索结果
通用删除提示.
少量搜索结果
部分审查提示
* 没有任何来自 freeweibo.com官方网站的结果. 如果搜索“freeweibo”,我们的主页不显示,虽然没有审查提示。
有趣的是,自由微博在以上网站中收到最严厉的审查。在目前,在美国搜索六四事件还是有结果的,但搜索自由微博却不行。为什么对自由微博审查这么严格呢?
我们发现Bing对自由微博的审查在中国还是国外是一样的,其他搜索词汇都在海外审查都比在中国审查少。 但自由门在美国访问必应时也被完全审查。
Bing使用模棱两可的审查提示。如果你在中国使用Bing国际版,Bing只会说明结果被删除;而在中国使用必应,必应会提示搜索结果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策被删除。
Bing还对搜索进行了隐蔽的审查。在美国使用Bing国际版搜索“达赖喇嘛”,大部分搜索结果都来自中国媒体,负面描述达赖喇嘛。Bing没有显示审查提示。在中国使用Bing国际版搜索“达赖喇嘛”,搜索结果和在美国时一样的,但Bing会显示部分审查提示。
在Google搜索“达赖喇嘛”结果完全不同。这种差异可能时排名算法造成的,但结果的反差太大,不可能时偶然原因。
我们希望你能自己进行测试。

附录

通用删除提示

某些结果已被删除

部分审查提示

依据中国的法律法规,我们屏蔽了特定的相关搜索结果。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此处。

完全审查提示

由于中国法律法规的限制,我们删除了这些搜索词的结果。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此处。

帮助文档 Bing (English/Chinese)  必应 (English/Chinese)
* If SafeSearch is turned off, the notice will disappear. However, Bing will still display the same results page, i.e. the FreeWeibo index is not shown.
For Bing in the U.S., SafeSearch is set on its default level, defined as:  “Moderate - filter adult images and videos but not text from your search results.” These settings should therefore not impact our text search results. If we search “porn” with that setting, adult results will be returned but also with the notice “Some results have been removed”.
For international Bing in China and China Bing in the U.S. or China, SafeSearch is set by default to “Strict: Filter out adult text, images, and videos from your search results” and cannot be changed.

文章来源:  http://goo.gl/mTcxg1

2013年11月8日星期五

即刻惨败!看邓亚萍如何搞砸“国家使命”

“20亿”的项目“打了水漂”。
投资“20亿”打造的人民日报旗下即刻搜索(原人民搜索)目前已停止更新,公司总部从环球金融中心搬至大兴区,据传将与新华网旗下盘古搜索合并。11月1日起,人民日报报头已去掉了即刻搜索的网址。即刻搜索的前总经理邓亚萍去留未知。
 邓亚萍(资料图)”
邓亚萍和她手下的员工们都曾经无比真诚地信仰国家以及相信“国家”的无所不能。
2012年9月,曾经有人民网的员工这样说:“只要国家想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做不了,即刻搜索超过百度是迟早的事情”。他是从新浪跳槽过去的,当时 新浪如日中天微博以不可阻挡之势横扫中国互联网,但他依旧放弃可能有的期权而投奔人民网,他坚信“国家队”会改变中国互联网的格局。
同样,作为人民网旗下子公司的老总,邓亚萍曾经相信她能带领“即刻搜索”这个国家队改变中国互联网市场。这位前乒乓球世界冠军、北京申奥形象大使, 很早就被塑造为“国家英雄”,在获得巨大荣誉后,她远赴英国剑桥大学拿到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法国生了孩子,事业、学业、爱情丰收。并且,还从体坛华丽转 身,进了政界。2009年4月16日,她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2010年9月26日,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正厅级干 部。
当时,很多人认为她被调任人民搜索任总经理是“镀金”,只是作为跳板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没人看好这个从官员跨界到市场的前世界冠军。
“组织需要你”
但在那个时间节点上,各家都在敲打着算盘,邓亚萍被有意无意放在了一个微妙的位置上。或许,在她心目中,也有“不想成为科技公司总经理的正厅级官员不是好运动员”的志向。
人民搜索项目筹备于2010年初。同时上马的还有盘古搜索。这两家搜索引擎公司的筹建单位分别是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均为正部级的重量级官方媒体。也许并非巧合的是,这两家搜索引擎项目进入筹备议程,恰逢谷歌宣布退出中国,谷歌的离开,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而当时人民网、新华网正在准备上市,急需一个高科技概念给资本市场“讲故事”,当时风头最劲的搜索概念就成了重点目标。
公平地说,如果不是因为邓亚萍,人民搜索也罢,即刻搜索也罢,都将无人关注。
一开始,无人关注人民搜索,当宣布邓亚萍就任总经理时,人民搜索不花一分钱就做了次很有传播力的PR。邓亚萍这块金字招牌是块很好的敲门砖,人民搜 索董事会并不讳言,找邓亚萍当总裁,是为了借邓亚萍“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力”。她这面大旗四下招展,让人民搜索知名度大增。甚至直到现在,从人民搜索更名为 即刻搜索,再到关张都能成新闻,也大都是来源于邓亚萍熠熠星光的反射。
很多人说邓亚萍是打乒乓球的,不懂搜索。但同样,宣传部门出身的官媒高层们更不懂高科技和搜索。起码,邓亚萍还有点留学经历,有名气。
如果人民网要上市,即刻搜索和邓亚萍都将是很好的“故事题材”。
“组织看好你”
中国互联网圈子很小,虽然位居正厅级高干又是世界冠军,邓亚萍上任后为了即刻搜索的发展,还是颇为“礼贤下士”,拜访了多位互联网大佬,先后拜访了张朝阳、李开复、齐向东,甚至向马云“拜师”,很多业界大佬因此成了她的朋友。
在筹备期,人民日报曾从人民网等单位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团队,但无论是薪酬还是管理都难以吸引高水准的人才,人民搜索的核心团队是从邓亚萍来了之后,才开始慢慢建立的,比起从体制内步步迁升的官员,运动员出身的邓亚萍更有锐气,也更敢作敢当。
上任后,她花了一年时间搭建团队。她请来谷歌中国研究院原副院长刘骏担任人民搜索首席科学家,之后又签下了刘骏在谷歌的同事王江,对外确定了技术为先的方向,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新闻搜索升级为网页搜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搜索市场上,每个玩家都不是省油的灯。百度的李彦宏,在国外做了很多年搜索首席架构师,百度上市后市值高达500多亿美元,钱多人多,可谓霸主; 360的周鸿祎,早年就是做搜索出身,先是3721再是雅虎助手到现在的360搜索,无一不剑走偏锋,招招狠毒;搜狗的王小川也是技术派,“三级火箭”战 略也站稳了脚跟。
但这些玩家都对即刻搜索“视而不见”,友好相处,除了因为即刻搜索是国家队,惹不起,邓亚萍“礼贤下士”,不好惹,最重要的恐怕是因为谁都知道它毫无威胁力。
因为本质上,人民网也罢,即刻搜索也罢,都是官僚机构。
“组织有组织的玩法”
创立之初,人民网持有人民搜索19%的股权,人民日报社持有人民搜索81%的股权,为其控股股东,说白了就是人民日报独资的。没有风投,没有战略投资者。最初成立公司时,法定代表人正是现任人民日报社的副总编辑马利,而邓亚萍只是公司总经理。
2010年12月,在人民搜索第一个产品新闻搜索1.0上线仪式上,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说“我们必须抢占搜索引擎这一产业的制高点,举起搜索引擎这一信息海洋中的灯塔,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利器维护国家权益,给中国网民提供绿色安全的互联网环境。”
这样一个要技术没技术,要市场目标没市场目标的官方机构,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邓亚萍拉来的刘骏,名义上是人民搜索首席科学家,但其实,邓亚萍自己也明白——让刘骏全职投入这个VP以上全部是公务员的团队并无可能,因此,邓亚 萍聘请刘骏为人民搜索首席科学家时,提出三了个要求:一是提供人民搜索最新的搜索技术;二是帮助人民搜索组建技术团队,并培养辅导团队直到能够独立运营发 展;三是从合作之日起,三个月内上线。报酬是,将给于刘骏的团队一大笔钱和股权。
所以从合作之日起,“刘骏一心二用。早上不到八点就从家门口坐上人民搜索提供的专车,到人民搜索办公。下午,才风风火火地回到自家的云云搜索公司。 即刻搜索核心技术是想从云云获得,所以不停地给云云钱,给一点,云云就多给一点代码,人民搜索的内部开发人员天天苦哈哈的做些外围工作,因为真正的核心组 件都是密文形式的lib库。有一阵子,由于即刻答应给云云的股份一直不能落实,云云一度要挟要上法庭关掉即刻的服务,所以即刻只好多给些钱,暂时缓和”。
这种合作下,即刻搜索的命脉都掌握在拥有技术的刘骏手里,而即刻搜索内部也争斗不止,时不时爆出“丑闻”。当时一篇重磅的《邓亚萍做搜索引擎两年花 20亿被指不懂行》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纷纷传言邓亚萍负有责任,微博上大V们纷纷调侃、嘲讽,就连李开复都发微博质问:“为什么要用纳税人的钱做搜 索引擎?如果当年美国民主党任命菲尔普斯出任谷歌CEO,谷歌能打败雅虎,成为搜索老大吗?”
但其实,每年即刻搜索可以获得一亿元左右的预算支持,两年多的时间里总计投入也不会超过四五亿元的规模,距离坊间传闻的20亿元相差甚远,而且钱大部分都花在了购买设备上。
只是,完全不懂技术和市场的邓亚萍,只能对上司对技术都言听计从,完全没章法。即刻的logo换了三次,搜索做不起来,就去做曝光台和食品安全,战 略和产品定位摇摆不定,邓亚萍完全没有一个经理人应有的决断。或许,在即刻真正对决策起作用的,往往是那些隐身幕后,不为人知的人物。现身前台的邓亚萍, 仅仅是风光而已。
而邓亚萍也把技术和商业看得太简单了,她以为什么都跟打球一样简单。员工说邓亚萍开会通常就是从她打乒乓球开始说起,说革命家史。据说有一次邓亚萍 的讲话把程序员们的心伤着了, “你们太没出息了,我当年打乒乓球,一直都是第一,第二名不知差我多少。你们不能跟百度学,要像谷歌看齐才对。”
在庞大的官僚体系内,无论是邓亚萍还是即刻搜索都慢慢地让上面失去了信心。邓亚萍的四处招兵买马、业务扩张、“花钱厉害”,也让上级颇有微词,毕竟,在一个官僚组织里,这样的“锋芒毕露”太“招摇”了。
而且,如此“招摇”,即刻搜索的占有率低于万分之一,使用率几乎为零,这样的成绩不但不能让市场满意,也让上级部门着实没面子,内外非议越来越大。
最重要的是,即刻搜索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没用了。
“组织感谢你”
2012年4月27日,人民网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为603000,成为“官媒第一股”,一上市就受到市场追捧,被誉为“躺着都 能赚钱的公司”。当时人民网的招股书中强调,人民搜索担负着国家级搜索平台的建设任务,旨在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强大的中文搜索平台,为全球华人提 供具有公信力的搜索服务,是一个重要的“题材”。
然而在2010年,即刻搜索实现营业收入0万元,净利润为3089.18万元,被业界惊呼为“天人”。
即便如此,人民网旗下新闻、搜索、网络电视等等概念一应俱全,资本市场接受了它讲的“故事”,有即刻搜索也让人们假装相信它是“技术公司”。
如今,人民网上市一年多,即刻搜索就失去了价值,反而成了累赘。在组织看来,该是做个了断的时候了。
两年多以前,邓亚萍曾经这样评价过百度。“我们(人民搜索)本身代表的是国家,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履行国家职责。你不用打败我们,你应该多帮助我们,多给我们出主意。”
然而,邓亚萍又何尝不是“代表国家”,在履行一次组织“交给的任务”呢,以她的名气为即刻搜索打响名声揽足眼球,帮助人民网顺利上市,至于市场和技术做得怎么样,另当别论,不是重点。邓亚萍总是说:“是祖国养育了我,我要报效我的祖国。”
很明显,组织交给的任务,邓亚萍已经报效了。
对于邓亚萍来说,这个任务是有代价的。互联网资深人士、新浪网总编辑陈彤感慨道:“让邓亚萍做搜索引擎完全是害她,让她管管足球什么的都更靠谱些。”
只是,组织从不会亏待自己人的,付出了,组织会给予补偿的。
(综合新京报、中国企业家、i黑马、投资界报道)

文章来源:  http://goo.gl/BRZJ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