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显示标签为“纵火”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纵火”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3年6月15日星期六

公交纵火者陈水总

厦门BRT纵火案疑犯,59岁的厦门人陈水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内,除了电脑、冰箱,一床一柜,一套桌凳,再无别的家什。范传贵/CFP
财新《新世纪》 记者 李雪娜
    6月7日下午16点左右,厦门,局口街24号。陈水总离开家,拉着一辆手推车,车上驮着一个编织袋。两小时后,陈水总登上BRT公交车后来回多趟,乘坐至集中大桥下车后又返回。最终,闽“DY7396”公交车搭载他,从厦门火车北站开出,跨海后驶入厦门岛。
  18点20分许,在金山站与蔡塘站之间,公交车突然起火。司机打开车门,但火势迅速蔓延。燃烧的速度非常快,大约烧了10分钟,中途还发生了爆炸。
  路人看到,靠近车门口的乘客从车上仓皇而出,很多人脸被烧伤,身上带着血。事件最终造成48人死亡,37人受伤。尤其让人唏嘘不已的是,车上共 有15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他们参加今年高等教育职业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乘车前往位于集美的厦门工商旅游学院考点,其中七人受伤,另外八名考生下落不明, 最后通过DNA对比,确认已全部遇难。
  死者长已矣,生者何以生。目前,重伤者中尚有多人在ICU治疗,有两例特重病人仍在抗感染治疗中,病情仍较重,预后较差。
  从8日开始,厦门市仙岳医院心理咨询师吴素英就来到174医院,对厦门公交车纵火案件中受伤者进行心理治疗。她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救治病人,我们能做的就是陪陪患者及其家属,让他们倾诉自己内心的恐惧,帮助安抚他们的悲伤,让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
  爆炸案发生24小时后,警方宣布案件告破,嫌犯锁定已经身亡的陈水总。现场助燃剂确认为汽油,在起火点还提取到折叠式手拉车残留金属架、编织袋残片等物品。
  熟识陈水总的人都深感意外,不相信他能如此为恶。黄兆吉(化名),一名物业公司的保安,从收音机里听到过去同事陈水总,并不相信,第一反应是,给陈水总打电话。电话未及拨出,其他同事就在电脑上看到了视频截图:个头不高,身材瘦削,是他们熟悉的身影。
  表示意外的还有冀月娥。她是中华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和陈水总多次接触。“最近连续失眠,脑子像过电影,一直想象他的画面”,冀月娥说。
  陈水总的邻居们没有看出事发前陈水总有过异样举动。陈水总的妹妹陈湘治回忆,事发当天早晨,陈水总还像往常一样坐在房间里喝茶。而事发前一天上午,收废品的人还过来找他,向陈水总买了一堆废旧电线。那是前些日子家里线路改造拆下来的。
  陈水总的老邻居王先生注意到,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陈水总早上六七点出门,每次习惯性地拎个垃圾袋,丢进门口斜对面的垃圾桶里。
  他们是50多年的老邻居,但对王先生来说,陈水总只是个熟悉的陌生人。他不清楚陈水总妻女的近况,甚至不知这些年陈水总具体在做什么工作。王先生说,陈水总沉默寡言,即便迎面碰到,也很少和别人打招呼,“这是性格问题”。
  早在18年前,在局口街口的大榕树下,下乡返城回来的陈水总卖过汤圆。此前他还在镇邦路卖过服装、鞋子。附近中山路商圈繁荣起来后,陈水总重操旧业,卖起了麻吉,一种厦门传统小吃。
  陈水总不善言辞,生意比不上其他小贩。在2000年开始的街道治理活动中,他的小吃摊被城管取缔。陈水总沦为低保户,直到他谋到一份保安的工作。
  2008年6月到2013年3月辞职,陈水总先后在厦门市瑞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厦门市厦禾旧城改造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市三井物业管理有 限公司和厦门市风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风采物业公司)等地从事保安工作。人生转折发生在2013年3月。陈水总向风采物业公司提出辞职,原因是“有急 事要处理”。在此期间,他反复跟同事提到,自己在办退休,“但户口年龄错了两岁”。
  在此后三个月时间里,陈水总为户口年龄问题多次上访。6月8日,厦门警方在陈水总家中查获遗书,由此认为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
双面之人
  冀月娥接触陈水总,是在今年3月27日。身为中华街道办劳动保障所所长,冀月娥接到司法所转来的信访件,那封信正是陈水总写给福建省省长的。
  首次谋面安排在4月7日,清明节假期结束后第一天。陈水总谈吐很有针对性,他话不多,紧紧围绕主题,“他懂得我有什么疑问,又要跟你聊什么话题。”冀月娥回忆说。
  4月7日见面时,冀月娥特意打印了一份文件。那是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今年3月15日下发的《关于做好未安置就业上山下乡人员参加基本 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冀月娥传达这份文件的精神说,参与过上山下乡的男子年满60岁,已参加厦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缴费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 补足15年。而上山下乡时间,可以视同缴费时间,不足部分补缴后可办理退休手续。
  对陈水总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2008年6月到2013年2月期间,陈水总所服务的企业为其缴纳社保时间总共三年八个月,距离15年社保满额,还差十多年的差额补缴。
  新政策出台后,1970年就随全家下乡的陈水总,可以用他十多年“上山下乡”时间抵扣相应的社保金额。如此一来,陈水总就可以省去一大笔补缴费用。
  陈水总赶紧向大妹陈湘治报喜。“我哥说,他只需补缴一年多一点的社保就够了”,陈湘治回忆说,“居委会过来算了一下,我哥大概需要补缴费用总共约3万元。”
  在向他要了一些个人资料后,社区工作人员告诉陈水总“我们所长亲自跑这件事”。为此,陈水总第二天还专门跑到社区致谢。他物色了几个愿意借钱给 他补缴费用的人,还和妹妹商定下还款计划。按他设想,等到办好退休手续,就让债主直接从退休金卡上领钱,自己再找个工作,有些收入,这样差不多两年就可以 全部偿清债务。
  然而兴奋期并未持续太长时间。陈水总提供的资料不全,一时办不下来手续。最近几个月所有的努力又回到了原点——他先要找回自己的年龄,还要补上十几年的社保金。这条路看起来漫长而没有尽头。
  冀月娥只好鼓励他,“熬就熬这一年,很好熬的,我们社区也会帮助你。”
丢失的一岁?
  和户籍相关的问题,困扰了陈家已有近半个世纪。
  陈水总出生在一个复杂的家庭。他父亲是女方蔡家的上门女婿,母亲又是蔡家外公抱养的女儿。陈水总这一辈共有六男两女总共八人。随着蔡家外公自己的血亲子女相继结婚生子,家族内因为房产问题渐生龃龉。
  在邻居的印象中,陈水总内向,不爱说话。读完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干活赚钱。上世纪60年代,陈家靠卖饼为生,“面糊摊成两层薄饼,中间夹些海藻那种”,一分钱两个。
  后来,陈家改行养羊,“养了几十只,靠挤羊奶赚钱”。邻居们经常看到陈水总跟着父亲一大早出门,赶羊群出来到英雄纪念碑旁边的荒地放羊。
  1970年,陈家作为“三无人员”被整户下放到翔安县马巷镇洪溪大队小后者村。不到20岁的陈水总开始学种田,因表现好,被生产大队派去砖厂烧砖。
  农村生活很苦,一家人住在临时搭建的房子里,每天只能吃地瓜。陈家人说,地瓜吃不饱,还得吃,吃到最后“看到地瓜都怕”,1976年左右,陈家人决定离乡返城。
  当时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政策,一切商品都要凭票供应。返城后的陈家没有户口,也就没有粮票;没有粮票也就买不到粮食。为了糊口,全家人出动找活干,陈水总和其他三个年长的兄弟找到了一个拉板车运土的活,四辆板车一天拉下来可以赚到8毛钱。
  吃不饱还能对付,最难办的是不能读书。返城后不久,陈水总最小的弟弟到了上学年龄,但“没户口不给读书”。陈家小弟长到20岁还一字不识,后来自杀身亡。
  1983年,陈水总终于恢复城市户口。那时候谁也未曾料到,出生日期会成为陈水总人生最后阶段最大的苦恼。他流年不顺,萌生了在2013年退休的念头。但户口簿上,标注的出生日期是1954年。从法律上说,陈水总今年59岁,距离退休还差一年。
  陈水总自认出生日期是在1953年,并把错误归结为当年办理户口时工作人员填写失误。
  为更改户口,陈水总从今年3月7日加入上访者行列。
  当天他拿着户口簿底册复印件和身份证到区公安分局,要求办理年龄更改。科长告知其证据不足。
  微博里头的日志记录了陈水总试图改正年龄的过程。从派出所到分局再到市局,陈水总都不顺利。
  他急于办成这件事情。似乎接下来的人生就取决于那失去的一年。
  中华派出所是距离他家最近的公安机构,短短三个月时间内,他几乎每天都要去一次。
  这些微博记录,陈水总都打过草稿。后来这些草稿连同家里的电脑主机都被警方带走,成为认定嫌疑人的重要证据。
失意人生
  上访期间,陈水总正好待业在家。他最后一份工作是在风采物业公司任保安。这一行对陈水总来说,已经是四进四出。2008年6月,陈水总在厦门市佳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找到一份保安工作,做了九个月。2009年3月,他因为企业裁员下岗。
  此后,陈水总于2009年通过了厦门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有了这份失业认定可以帮他更好找到工作”,陈宝治说,“因为聘用他的企业可以享受到政府补贴,这对一些企业来说求之不得。”
  第二份保安工作来自厦门市厦禾旧城改造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称陈水总“老实,不爱说话”。后来,一位大厦住户家的宠物狗随地大小便,当班的陈水总给予制止,双方发生争执,住户扬言要打他。2011年2月,陈水总提出辞职。
  此后,陈水总在厦门市三井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干了九个月。休息了大半年后,陈水总于2012年11月又在风采物业公司找了一份保安工作。但很快陈水总提出辞职,理由是“有急事需要办理”。
  保安的工作要每天12小时值班,风采物业公司几位同事都觉得每月1800元的工资太少。在同事们团结一致要求加薪的时候,陈水总表现并不积极,他说“就要退休了”。
  对于保安工作,陈水总的表现耐人寻味,这或许与他早年摆摊时与城管的不快回忆有关。
  刚刚回到城市里的时候,陈水总在镇邦路租用政府的铺档卖衣服。店铺拆迁后,陈水总就改推三轮车在中山路边卖鞋子。
  城管出来抓,他又改在局口街口的大榕树下支摊卖汤圆。为躲避城管,每天天黑后,陈水总才出来。
  期间,40岁的陈水总与小他13岁的丘春凤结婚成家。两人夫妻档,摆起小吃摊,“一晚上收入100多块”。
  2005年6月,陈水总首次向中华社区居委会申请低保。申请理由中,陈水总自称“本人年纪较大,又没文化,难以寻求工作,爱人也是如此”。2005年7月至12月,中华社区居委会给予了陈水总一家每月795元、半年总共4770元的生活补助。
  当保安、吃低保,陈水总的人生在其间不断循环。陈湘治认为,外界对她三哥的一些看法并不正确。事实上,陈水总不愿享受低保。她听陈水总说过,保安工作的好处在于固定时间上下班,“不会天天被追,下了班回来还可以看书睡觉”。
左右掣肘
  在陈湘治印象中,从她记事起,三哥陈水总就在干活赚钱。先是帮助父亲养活这个10口之家;等40岁结婚生子,又拉扯自己的小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从来没有过上过好日子。
  近几年,陈水总身体变差,老咳嗽。陈家人经常看到,他没事就抱着医书看。他经常翻阅的有两本,《新编中医学概要》和《赤脚医生教材》。出事后,他们才发现,这两本1972年出版的旧书里,夹着陈水总给自己开的两张方子,用来治疗咳嗽。
  这些年,陈水总和妻子同处一城,却两地分居。6月8日早上,丘春凤看到陈水总给她和女儿的遗书。用她的话说,陈水总在遗书中写道:自己老了,工作难找,对不起她们母女俩,希望她将来找个好人家嫁了。陈家人认为,他们夫妻矛盾主因还是陈水总“不会赚钱”。
  打发寂寞时光,陈水总不是上网,就是翻书。差不多每个月,他都会去一趟图书馆。回来的时候,他的蓝色购物袋显得沉沉的。他用医保卡,每次都借七八本回来。
  据二哥陈士龙回忆,事发一周前,陈水总把从图书馆借来的书都还了。他最近看的书主要包括古墓传奇,还有抗战和特工小说,几乎都与死亡相关。
  2007年,陈水总女儿上初一,他买了一台电脑,摸索着自学。家里人说,陈水总一开始不懂,“老搞坏”,后来慢慢就学会了,却也因此和女儿发生小孩子抢玩具一般的争执。
  阅读和上网之外,陪伴陈水总的就剩下烟草。那种散装烟丝,和“汀溪”牌烟纸,厦门市已很难见到。不过这种老派的抽法仅限于家里。上班在外或约见朋友时,陈水总总是揣着一盒过滤嘴香烟,“看起来好看又体面”,陈湘治说。
  在厦门,陈水总的生活轨迹仅限于局口街一带。而距陈家几步之遥的中山步行街,是厦门旅游业的行业标杆。小吃云集,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沿着宽阔的中山步行街一路西进,在一棵大榕树的拐角处折进去,就是局口街。 一条条逼仄的楼道时不时在街巷两边的房子间隙冒出,它们通往街区背后的老式住宅。陈水总的家,就在其中一条楼道后面。
  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内,除了电脑、冰箱,一床一柜,一套桌凳,再无别的家什。和陈水总的人生一样,左右掣肘,难以腾挪。
  包含他在内的48条生命,在6月7日下午那场厦门BRT公交车大火中,从此定格。
http://goo.gl/c8olA

2013年6月8日星期六

厦门公交车纵火嫌犯疑为上访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那辆被炸毁的公交车,很像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大家都在同一辆车里,如果一个人绝望,那么所有的人都不安全。 所以,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我。
———-
福建,中国——6月7日发生在厦门的公交车起火事件造成严重伤亡令人们震惊,8日上午,厦门警方表示,这是一起刑事案件并且已经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网友公布了这名嫌犯的监控照片以及微博帐号,这名疑似嫌犯记录了他上访的经历。
厦门警方表示,该嫌疑人可能已经死于这起火灾之中。据悉纵火者使用了汽油,点燃了一辆满载约90名乘客的厦门BRT公交车。截至8日上午,这起发生于下班高峰期的火灾已经导致47人死亡,34人受伤,其中过半伤者伤情严重,伤者和失踪者中还包括刚刚结束入学考试的学生。
厦门警方表示详细情况会适时发布,但网友抢先一步公布了嫌疑人的监控录像和体征信息,据悉这名男身高170至175米,偏瘦,短发。还有媒体公布了 一名嫌疑人的信息,据悉该人的确已经被警方列为事件嫌犯,据悉该人名叫陈水总,现年60岁,初小文化,住在住厦门市局口街24号。
在陈水总的腾讯微博上,6月6日18:52到20:18其间的12条微博记录了他上访的缘由和经历。据悉陈水总 1970年因家庭生活来源被切断随全家下乡,1983年回城后没有住房和工作,之后他自谋出路摆摊,但摊子被两度取缔,期间靠亲友借贷和打零工度日。陈水 总表示他今年年满60岁,本应办理退休,但户口当年迁移过程,派出所把年龄填写错误,社保不予办理,找公安改错又到处踢皮球。据悉陈水总家中有妻子和女 儿,他因生活困难,因此成为上访户,希望政府“给条活路”。
陈水总说今年3月7日到6月6日不断到派出所办理年龄更改,但是始终被一名董科长以证据不足打回,期间还到信访局反映情况,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 决,纵火的前一天,他说“终于等到董科长的答复,他拿出83年市政府回城审批表说,市政府写错没办法改,草民不得已又到市里问。市信访局说市政府又不管户 口的,年龄填写也是按公安局提供材料写的,今天总算明白衙役猛如虎的含义。”
《南方日报》消息称,见到多名警察带着警犬在陈家所在的局口街24号勘查。知情邻居说,陈家兄弟姐妹七个,陈水总排行老三,他和妻子都没固定工作,日子过得紧巴巴。此外还有媒体人报道说见到警方从陈的家中取出一个塑料桶和一袋东西。
8日下午,厦门警方公布消息称,经过现场勘验、调查访问和物证鉴定、DNA比对,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陈水总。警方表示,陈水总为厦门人,1954年生,警方称在其家中查获遗书,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
对于陈水总在微博提及的上访情况,人们对他的遭遇给予了同情,批评了对他造成不便的官员,但更多的人认为不应用这种伤害其他普通民众的极端方式引起 社会关注。厦门网友证实,原本拥挤的BRT公交虽然照常运行,但今日已少人乘坐,还有一些市民到事故发生地献花悼念死难者,一名市民留言说“没有什么能替 代悲伤”。
据悉厦门警方今早9时便来到陈水总家搜查,不过陈水总的邻居表示,他和监控视频上的人长的并不像,陈水总的二哥也否认己的弟弟会干这样的事,《广州 日报》称二哥说弟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7日下午临走时也没见手上带东西,对于警方的质询,老人坚决否认。其次对于陈水总的初小文化,如何能熟练操作微博并 留下类似遗言的那12条微博、从何处获得汽油,网友也提出了疑问。也有人希望警方之后能公布证据证明陈水总确为该案嫌犯。

 http://goo.gl/buPbS

附:一个绝望的老汉

6月7日18时许,厦门一BRT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共造成47人死亡、34人因伤住院。事发后,有关专家现场 勘查发现,起火公交车轮胎正常、油箱完整,现场发现的助燃剂经检验为汽油,因此认定为“严重刑事案件”。6月8日10时许,厦门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快讯称 已经锁定“6·7”案件犯罪嫌疑人,但未公布嫌疑人身份。后经多家媒体确认,厦门公交爆炸案嫌犯或为一名年逾60岁的老上访户陈水总,数年前因低保被取消 而上访,多年上访无果,有媒体称陈本人已经在火灾中身亡。厦门这起“人为的公交纵火事件”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声讨和反思,在谴责针对无辜平民的恐怖袭击事件 背后,亦有许多人追问“惨案为何发生”的社会、制度原因。不过,也有一种评论认为,不排除陈水总被当成“替罪羊”的可能,因为此案存在诸多疑点。目前,案 件详情尚待媒体进一步的挖掘。
厦门的BRT是国内第一个一次成网的快速公交系统,于2008年9月正式开通运营,并逐步成为厦门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方 式,日客流量从起初的2.5万人次到现在平均26.5万人次,高峰期突破30万人次,占全市公交总客流量的13%左右。BRT线路客流量连年高涨,车辆行 驶在封闭的快速公交道上,常处于超负荷状态。
90R4QNGD00AP0001
90RAJFFJ00AP0001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刊登了厦门公交车爆炸案的犯罪嫌疑人曾发布自白书:“草民陈水总现年60岁初小文化,住厦门市局口街24号,1970年因家庭生活来源被切断,草民随全家下乡,历尽艰辛于1983回城,没有安排住房……”所以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念头。
20130608130100b3244
南方都市报报道称街道办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家住厦门市思明区局口街24号的陈水总,已被警方列为犯罪嫌疑人。陈的二哥陈士龙证实,陈水总确曾多次上访,最后一次见弟弟是7日下午。今早大批警察进入陈家搜查,并拎出一个塑料桶和一袋东西。
nandu
网传犯罪嫌疑人陈水总微博截图,该微博目前已被注销。
676abacdtw1e5gme97uanj20hv2k07mr
以下为数字时代编辑摘自网友评论:
曹国星5 :传厦门公车爆炸事件嫌犯已锁定:,54年生,住厦门思明区局口街24号,老上访户。据说,他上BRT后来回几趟,坐到集美大桥下车又坐回来,然后挑了一趟满员的车。
b703fdd5jw1e5gjakcywej20fe0jmab2
wenyunchao:朋友发来的一些信息,最后时刻,他笑了,对应的是印在玻璃上绝望的脸。
BMNtkcNCAAE5pO-
吴祚来:陈水总的微博应该印刷,让每位政府人员人手一份,这样就知道,一个人如何被官家们逼疯成魔鬼的,如果要让报复社会的事情不再发生,让人为灾 难恐怖行为不再发生,就得替百姓着想,给百姓一条活路,否则,每一个人活着都是空壳面目,生着活着都一样,没有意义。有人跟陈水总谈人道,陈水总有人道可 走么?
义乌龙腾:【“陈水总”作案留给我们哪些反思】生活窘迫的他,谁取缔了他的摊子,谁把他的年龄填错,谁在受理更改过程中推诿,以他为名的微博有没有 造假,警方会不会定错犯罪嫌疑人…难道就因他多坐了几趟brt,就因为他往信访局多跑了几趟,就被认定为纵火犯?47人死亡34人受伤,谁该反思 ?
廖睿:死亡47人的厦门公交爆炸事件,据称是人为纵火,可见是典型的敌视社会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为何会发生如此多的敌视、仇视社会之暴力犯罪?为何 会发生向社会公众下手的报复社会事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摆平"问题的时代过去了,应更多的反思、解决产生仇视、敌视、报复社会的根源,而不是一再高压 求稳。
老徐时评:厦门BRT爆炸火灾已致47人死亡,现已被定性为刑事案件。强烈谴责这种针对平民的恐怖事件。有关部门也应反思BRT的安全问题。有市民 早曾质疑:一旦车辆因超载而发生爆胎、因转弯太快而翻车、因气温太高而自燃,车厢里的人别说逃生,连挪身都不行!高架桥又是封闭的,一旦有事消防车、救护 车从哪里上去?
温文尔雅哥:这条微博新闻正文(含标点,下同)共101字,提及灾难及遇难者信息的有18个字,占17.8%,提及领导批示指导工作的有83个字,占82.2%,其中,领导头衔长度为31个字,占30.7% 。
xinwenshuju
yangpigui:陈水总以报复社会的方式,打破了阳面中国和阴面中国的壁垒。对于意识不到或者假装意识不到“他人即是我的屏障”的国人来说,这道屏障被拆除了,可以预见,陈水总们会越来越多。
韩雨亭:【正视才能进步】厦门公交爆炸造成重大伤亡,城市之殇。嫌疑人陈水总是时代的失败者,下乡返城,任命运摆布;自谋出路受阻;年逾六十以零工 维生,派出所人员登记年龄错误,再度与社保无缘,多次上访交涉,各部门推诿,酿成心病,他走向了罪恶。我们绝不主张报复社会,但我认为官方该正视问题。
78283108:感到好可怕,总觉得自己实在是个幸存者,刚才我在看陈水总纵火案的系列报道。惨啊,47条生命消逝,34人将留下终身伤痛。碍, 如果那个陈水总去派出所求办低保的时候能够不那么被推诿,如果他早早地学会上微博抱团维权,如果他做生意的时候城管不那么对他百般苛难,这悲剧就不会发生 了。
liushihui:我粗略看了传说中厦门公交车纵火案嫌疑人陈水总的腾讯微博,内容全是年届60岁老者上访被推诿被刁难的内容。这样一个魔鬼高压好人难活的制度,不要说活生生的人,就是一块冰,都会被逼爆炸的!
even5435:弱者发怒,拔刀向更弱者。这就是中国人的逻辑,和屠童案一个样。更显得杨佳的伟大。
Mr-Minus:感觉舆论导向已被控掌控,全部对焦于陈水总,一个死无对证的人,其他政府相关部门责任推卸一光?BRT安全隐患以及交通主管部门管理制度漏洞,该车自救系统检查结果?燃烧20多分钟,应急响应系统问责?如果定性为刑事案件,是否转移了赔偿责任?
果大S:厦门这么个美好的地方,发生了这一件令人哀痛的事情。话说brt,一直是厦门的骄傲,这些城市的骄傲里头,从来都是隐藏了贫民的酸楚。希望一个陈水总的爆发,换来各种社会机制的改进,哪怕那么一点点,也是好的。
64tianwang:厦门访民BRT爆炸空前惨烈,我们明白任何人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除了对无辜死难者深刻的追思和哀悼。我们应该知道,是政府一次次截访、黑监狱关押、暴力殴打等恶行最终点燃了陈水总点向自己的导火索。
bonater:总感觉陈水总这个微博有蹊跷,6月6日接连发了12条非本日内容的微博,然后就成了6月7日厦门BRT事件的纵火犯。
破破的桥:腾讯那个陈水总微博的几个疑问:1.时间不对,所有微博是6月6日发的,且时间相隔仅数分钟(不排除被腾讯处理过了,但总是觉得不太可 能)。2.和他的自述矛盾。他自述是个没钱穷困潦倒的60岁无文化农民,对微博操作却很熟,会发长微博(腾讯会长微博操作的用户比例并不高)。3.监控照 片上是个年轻人,不像60岁。个人怀疑这个微博有可能是假的。(但是确实是起火前发的,这就怪了)。
democracy8964:厦门公交燃烧案与2011年江西抚州爆炸案如出一辙,主事者均在事件中身亡,均为上访多年,均遭到过官方多次无理对 待、推诿、羞辱等,万般无奈,两人均采取极端方式进行报复。所不同的是,钱明奇炸了政府衙门,厦门陈水总烧公交害了平民。为无辜死难的平民默哀,但更需思 考的是:谁把他们逼上绝路?!
假装在纽约:厦门爆炸案嫌犯陈水总年轻时上山下乡,回城没有住房,做生意屡被取缔,盼社保又被搞错年龄,绝望中选择了报复社会。当年钱明奇和杨佳也 是走投无路逼上梁山。美国对外耀武扬威,最终收获了伊斯兰恐怖主义;中国对内围追堵截强力维稳,最终催生了底层社会的民间恐怖主义。两个大国,必将毁于各 自的疯狂。
马正飞:我觉得陈水总是上了公知、理中客的当了。因为他们老说“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所以,冤有头债有主,他就直接找民众了。
我们不吵不閙不炫耀:活在放下好恐怖。说不定那天这种事情还会重演!
施瓦鑫哥V:车上都有监控。是不是人为纵火很容查出。公布录像吧!
震后残生:应该火烧公安办公楼,而不是公交车,那帮龟儿子此时正偷着乐呢!好险!
深蓝之幻:有因就有果,只是希望这样的“苦果”少一些……
小草闲心:这该死的上访制度,纠正个年龄又何其难?反造成一个老上访户,如果不是权力社会是宪政制度会如此吗?这上访户也真恶,你冤有头债有主为什么要如此狠心报复社会?
手机用户3429348810:总的说来是社会体制的腐败和人心的自私造成了这个悲剧,如果不从根上挖去腐败,这种悲到一定会越来越多。
北京厨子:从来没有任何一种舆论谴责能对报复社会的人有用。因为自从他准备作案的那一天起,他就把整个社会当成了他的对立面。在这个时候,他杀死一 个无辜的人,同战场上杀死一个敌人毫无区别。所以我请各位无知的专家、总编、记者,主持人,放弃你们的白痴,用大脑思考:我们该如何避免批量生产疯子。
裤裆里的毛笔:本是同路人,可忍纵火焚?欲讨不平事,何不带吴钩;趋身入朱门,污血溅五步,一解男儿恨,长笑对家人。
何三畏:最后,他们会证明这跟基层“微恙“没关系,事件是陈水扁的弟弟干的。
刘步尘:如果我们的反思仅仅停留在”陈水总是个恶人“层面,我坚信,未来会有更多”恶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