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显示标签为“香港”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香港”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5年3月15日星期日

人民何苦为难人民

打小我们就被教育,我们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物产丰饶,历史悠久,文明辉煌,地处世界之中心,万国来朝,数千年以来一直牛逼得不可方物。即便在近代就是打了个盹,也有拿破仑在凯旋门下凝重地告诫后人,千万不要让那头睡狮醒来……
泱泱中华,煌煌天朝,我大国的国民,自有大国与生俱来的那股臭牛逼气质。《礼记》里就清楚明白地写着‌‌“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除了居 住在我中原地区的人民,其余四面八方的都是蛮夷,不识礼数,只配给我大天朝上贡的份。这大概就是我国最早的地域歧视了。譬如圣人,也不例外。山东人亚圣孟 轲先生就特别看不起南方的蛮子,轻蔑地说‌‌“南蛮鴂舌之人‌‌”,意思是说我们南方人说话跟鸟叫似的,这显然不是在夸咱。
而世事无常,孟先生也未曾想到,两千年以后,自己的家乡人也成了被歧视的对象。有诗为证:‌‌“山东老卡,又彪又傻,来到大连,偷鸡摸鸭。‌‌”当然,这 山东人民也不是这独一份倒霉的,北京人看不起天津人,上海人看不起安徽人,苏南人看不起苏北人,青岛人看不起山东人,厦门人看不起福建人,重庆人看不起成 都人,广东人看不起北方人,香港人看不起大陆人,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全国人民都看不起河南人……
而这一切人都比不上另一个更倒霉催的族群,那就是‌‌“外地人‌‌”,上海人将之蔑称为‌‌“硬盘‌‌”。交通拥塞是因为外地人,犯罪率上升是因为外地 人,空气污染严重是因为外地人,物价飞涨还是因为外地人。闯红灯的是外地人,随地吐痰的是外地人,公交车逃票的是外地人,勾搭你家小囡学坏的还是外地人。 每到年节,外地人大规模返乡的时候,总是有人陶醉地在朋友圈里晒几张空荡荡城市的照片,啊,天也蓝了,草也绿了,花儿也开了,空气也清新了,交通畅通了, 性生活改善了,就连那困扰多年的不孕不育,仿佛也治好了……
当我们曾经兴高采烈地嘲笑河南人,挤兑外地人的时候,却未曾想到,在祖国南方的港岛上,我们也沦为了被嘲笑挤兑甚至抵制羞辱的对象。真是不是不报,时候未 到啊。我千山万水地过来买奶粉?我顶你个肺啊!我在巴黎在米兰在纽约,和他们谈笑风生的时候,不知道比你们高级多少……不说了,我他妈还吃不起茶叶蛋呢!
地域歧视来源于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排外情结则是对有限资源被占用的焦虑和恐慌。曾经问过上海的朋友,那些在超市做工的上海阿姨们为什么坚持要用沪语跟 我交流。朋友笑道,她们的上海人身份,是她们唯一以为可以拿来跟你炫耀的东西。生而为人的骄傲,最后竟然要依靠投胎的地域来获得,实在是令人心酸。
而每每在歧视与抵制的队伍里冲在最前头的,往往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士。除了受教育程度和眼界之外,更因为他们是最不具备价值感的人群,他们的工作技术 含量最低,最容易被取代,他们能获取的社会资源往往是最少的,为了保有自己这点已经少得可怜的社会资源,他们不惜亮出獠牙,逮谁咬谁。视频里跳得最厉害, 闹得最凶的那个小孩,最后被证实是来自于澳门的初中生。一个澳门来的初中生,与家人住在油麻地的公屋里,居留身份合不合法都成问题,结果整得比人家正经的 香港人民还要激进。
人在不够强大和独立的时候,出于安全感,往往会寻求某个族群庇护。这个族群可能是上海人,也可能是90后,可能是反水客,还可能是国安球迷,在这样群体的 掩护下,个体有种找到组织了的安全感。为了凸显自己的族群标签,在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他们倾向用更激进的行为方式去表现自我。比如上周末在重庆奥体中心 山呼海啸的‌‌“裁判我儿‌‌”,我相信当我们每个人独自去面对裁判的时候,无论他做出了多么离谱的判罚,我们也很难去这样当面地羞辱他,因为要权衡的成 本太多。而在全场4万球迷同声呐喊的掩护下,‌‌“裁判我儿‌‌”便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而我们躲在人群背后去嘲笑和侮辱的对象,大多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因为我们都很鸡贼地会计算行为成本,我们会去挑选我们惹得起的人来惹。就像一个笑话说 的,美国人很牛逼地告诉苏联人,我们美国好,我们能在白宫门口去骂尼克松。苏联人嗤之以鼻,这算啥?我也敢在白宫门口去骂丫的。
我看着视频里那个郭姓的澳门小伙,就像看着我们自己。
河南人都是骗子。
三十岁还不结婚都是有病的。
处女座都特别麻烦。
女演员都会被潜规则。
运动员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
幸运之处仅仅在于,我们鸡贼地选对了歧视的对象和场合,并未与之发生更直接的冲突,更没有引发成全民事件。但从本质上说,我并不以为我们比之进步了多少,大概也就五十步和一百步的距离罢了。

文章来源:  http://goo.gl/4YD9pN

2015年2月28日星期六

网易另一面|香港人不靠内地“恩赐”过活

【编者注】《网易另一面》该专题页面已被删除(Google缓存页面)。以下内容来自Co-China转载
导语: 近期,内地网民讨论到香港的时候,白眼狼成了居高不下的词汇,原因无外乎是吃内地的喝内地的,却还要说内地不好之类,但事实上,香港从内地获得的从吃穿用度到水电能源,并没有少花一分钱有时更贵。别总说香港人不感恩,恩情并没想象的浩荡。
水是要买的不是白送给香港
广东向香港供水从一开始就不是免费,早在1964年双方就签订了购买协议
20世纪中期,当时在英国管理下的香港缺水,于是便希望广东能向香港供水,解决缺水问题。最终,经批准深圳修建水库,并于1960年建成,同年11月,当时的香港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达成协议,每年购买中国2300万立方米水资源。
1964年,粤港双方正式签订协议,同意自1965年3月起,广东省每年向港方出售不少于6820万立方米生活用水。1979年,双方进一步磋商并 达成连年增加供水量的协议,至2000年时已达到7.8亿立方米。供水系统现时的设计最高供应量是每年11亿立方米。[详 细 ]http://money.163.com/11/1128/15/7JV6ANUD00253DC8_3.html
供水额度能超不能少,香港不要也得要,5年间港府无奈把30亿港元东江水排入大海
从签署的协议看,广东每年要按协议商定的额度为香港供水,但这个额度只能超不能少。无论是否用得完,香港每年都必须按合约规定购买最少约8亿立方米 东江水。可近几年来,香港雨水充沛,很多蓄水池供水充足,所以来自东江的水有时会供大于求。根据香港水务署的数据,由于无处储存,在1998年至2003 年期间港府已把价值30亿港元的多余东江水排入大海;仅2005年香港排入大海的饮用水就超过了1.09亿立方米,以当时东江水价计算,价格超过3亿元。 [详细 ]http://news.163.com/11/1021/13/7GT358HM00014JB6.html
2012年至2014年3年间香港向广东买水,就需要支付高达112亿4134万元人民币
2011年12月5日,香港发展局与广东省水利厅在深圳签署了2012年至2014年东江水供水新协议,根据新协议,香港将于2012年缴付35亿 3870万元、2013年缴付37亿4330万元和2014年缴付39亿5934万元的固定总金额,作为购买东江水的费用,这些协定保证了香港有充足的淡 水资源——70%的水来自广东东江。[详细 ]http://news.163.com/08/1212/01 /4SU66LM3000120GU.html
粤港供水业务赚取的利润超5成,香港向内地买水比新加坡向马来西亚买水贵10倍
东江-深圳供水项目由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拥有,母公司为粤港供水(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粤港供水99%权益),至于在香港上市、属广东省政府旗下 公司的粤海投资,则是粤港供水控股的控股公司,持有该公司89.08%权益。粤海投资集团2010年综合收入为63.52亿元,其中供水业务收入为 40.67亿元,占集团收入达六成四,算是主要收入来源;资料更显示,2010年度供水业务的税前盈利为20.68亿元,换言之,供水业务赚取的利润逾五 成。
内地提供的未经处理的“原水”比深圳居民使用的自来水2.4元人民币/吨价格还高。有香港媒体曾经拿情况相近的新加坡做过比较,认为东江水水价偏 高。“新加坡由马来西亚购买原水的价格,是东江水价的—成。”香港《信报》的调查更是直接指出,港人诟病将此认为是“高价、低质、暴利”。[详 细 ]http://news.163.com/11/1021/09/7GSMISSQ00014JB6.html
电力总趋势是从香港输往广东
香港中华电力公司有大亚湾核电站25%的股权,建设初就签约购买了核电站70%的电力
1978年时,香港人先提出在广东建核电站,经过1年的谈判,1980年12月,香港中华电力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展开创造性合作——在4亿美元的注 册资产中,中华电力持有中广核合营公司25%的股权,并签约购买大亚湾核电站70%的电力。合营核电站通过“借贷建设,售电还钱,合资经营”的方式解决了 当时中国内地外汇储备稀缺的问题,电价为每度6美分左右,电费均用外汇支付。
据统计,至2008年底,近15年来大亚湾核电站累计向香港售电1373亿度,占对方同期用电量的1/4。2008年7月,核电站如约还清了全部贷 款,连本带息共56.74亿美元。根据现行供电合约,香港获大亚湾提供70%的电力供应,这合约将于2014年5月届满。新的供电合约已于2009年9月 签订,为期20年至2034年。 [详细]http://money.163.com/08/1229/12/4UB2SPAH00251RJ2.html
改革开放之初整个广东地区电力紧张至极,香港曾签10年合同向深圳蛇口每天供电42万度
经国务院批准,招商局与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于1985年7月24日签署合同,由后者投资7000万港元,铺设海底电缆,向蛇口每天供电42万度, 合同有效期10年。1986年11月9日,海底电缆正式供电。这条“单供线”使蛇口避免电力紧缺,成为深圳也是全国第一个不停电的片区。而在当时,整个广 东地区电力紧张至极。根据广东省志记载,1986年广东电网统配火电厂发电设备年平均利用小时高达7414小时,其中茂名热电厂、广州发电厂分别高达 8301和8445小时。[详细]http://money.163.com/08/1229/12/4UB2SPAH00251RJ2.html
从1979年广东从香港购入电力2.5亿千瓦时至今,绝大部分时候是香港电力输送到广东
近30年来,粤港两地电网紧密相连。1979年,广东从香港购入电力2.5亿千瓦时,以后不断增加。从1996年开始,广东电网(除深圳蛇口工业区 外)首次实现向香港输送电量。之后,随着大亚湾核电站和广州抽水蓄能水电厂等建成,双方电力交换力度加大,联网线路也多次进行扩建及升压。目前,仅400 千伏交流联络线就达4条。
2008年4月22日,电监会副主席王野平出席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并对粤港联网进行了权威总结。他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得到快速发 展,在电力供应相对紧张的时期,广东从香港购电以弥补电力不足。从这几年的供电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是香港电力输送到广东,但在个别时候、个别情况下,从电 网安全、稳定来考虑,也有时从广东往香港供电。总的趋势,还是香港往广东输电。直至2012年,由于香港青山A厂4台机组非计划停运,导致香港中华电力出 现供电缺口,才出现了粤港联网30多年来,广东首次向港售电。 [详细]http://money.163.com/08/0423/08/4A6V5T19002524SC.html
几乎所有产煤大国均对香港出口
香港煤炭和石油的进口渠道多,每年只有20%的煤炭是从内地进口
几乎所有产煤大国均对香港出口,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内地、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其中每年从内地进口的煤炭约20%。液化石油气和燃油则主要由在香港的多家石油公司提供,分别是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加德士及来自内地的华润石化、中国石化等。
1995年底,本港发电企业开始部分使用天然气发电,并准备在未来逐步淘汰煤能发电。海南岛的一个气田经780公里长的高压海底管道,将天然气输送 自港岛,这个油气田为央企中海油开发。 [详细]http://news.163.com/09/0731/07/5FHLLA6A000120GR.html
菜蔬供应香港不过是市场买卖
保证内地农副产品稳定供港,因为香港农产品销售商肯出高价钱,也能为新政权带来外汇
据《凤凰周刊》2011年的调查报道《香港特供五十年秘辛》,内地全面承担香港“生命线”,始自上世纪60年代初。由铁道部、外贸部联合开辟供应香 港市场的鲜活食品快运货物的“三趟快车”,从内地不同省市把货物经深圳供港,保障香港市场农副产品供应。保证供港农副品稳定,自此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彼时 内地的活畜、生鲜食品运至香港依靠汽车,病死率、农副产品残次率极高。这直接导致供应方最不愿意看到的后果—买方拒收。当时,内地向香港输入食品及其他商 品,纯属市场行为。长期以来,保证农副产品稳定供港的最大原因是香港农产品销售商肯出高价钱。
当货物源源不断出口到香港,也为新生政权带来外汇,货损严重直接影响现汇收入。在西方经济封锁下,当时内地几乎断绝外汇来源,虽然供港物资货少利 微,但能带来一定的外汇收入。长期在香港经营和销售供港食品的华润集团,对此感受最切。长期以来,这家央企自称“香港市场的‘稳定剂’、出口创汇的‘蓄水 池’”。 [详细]http://news.163.com/06/0911/11/2QO1U0V5000120GU.html
供港食品安全,是因为香港对食品质量要求严格,而非内地主动为香港特供
与出口到加拿大、英国、美国及其它国家的蔬菜相比,出口到香港蔬菜的质量控制更加严格。 “香港人希望知道蔬菜来自哪个农场,而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就没有这种要求。”近年来,在恐慌心理爆发的影响下,香港公众对提高食品质 量安全的意识和要求显著提高。2005年,在广东当局发现鳝鱼中含有孔雀石绿之后,香港卫生部门负责人呼吁市民不要食用鳝鱼。孔雀石绿是一种工业染料,用 来使鱼类看上去更加新鲜。
一系列涉及在中国食品中发现致癌物质的事件,从咸鸭蛋里的工业染料苏丹红,到豆腐里含有甲醛等。许多发生的食品安全丑闻,驱动因素来自香港消费者严 苛的标准。正是这些标准,为不择手段的内地食品供应商制造了在产品中使用添加剂的动力。香港人购买中国内地农场产品公司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农场这一层次 实施更为严格的质量控制。 [详细]http://news.163.com/11/0608/00/76023INT00014AED.html
内地向香港供应肉类、海鲜并非无偿,说到底只是属于市场的买卖行为而已
目前香港来自内地的鲜活牛羊供应量近100%,生猪供应量99.8%,以及蔬菜供应量60%。2002年元月后,内地供应香港的肉类产品(不包括鲜 活禽畜)取消出口配额管理。内地供应香港鲜肉价值稳步增加,九年内数额增长两倍有余:2003年17.245亿港元,2004年20.248亿港 元,2005年24.647亿港元,2006年27.299亿港元,2007年30.637亿港元,2008年33.845亿港元,2009年 35.073港元,2010年40.559亿港元,2011年43.368亿港元。
由于由于过度捕捞以及海洋污染,香港近岸的渔业资源受到影响。2000年过后,香港渔船的传统海洋渔业资源也持续衰退。所有内地供港水产类营业额也 在逐年上涨,九年内数额增长两倍有余:2003年21.254亿港元,2004年20.043亿港元,2005年18.045亿港元,2006年 19.515亿港元,2007年20.255亿港元,2008年25.419亿港元,2009年31.822港元,2010 年 37.386 亿港元,2011年56.454亿港元。这些都并非无偿,说到底只是买卖而已。如果内地不肯供应,香港并非就活不下去,不过是你情我愿的逐利行为又谈何恩 惠。 [详细]http://news.163.com/07/0705/10/3IKNBJPQ000120GU.html
结语:根据2011年9月5日《信报》报道,维基解密于2011年9月公开了近千份美国驻港总领事馆的机密电文,有电文透露2009年广东省出现严重旱灾时,港方提出通过减少输港供水以助舒缓旱情,但建议被广东省婉拒,为的就是确保高达30亿元的供水协议可以全额履行。
原文转自网易新闻,原文地址:http://view.163.com/special/reviews/hk0911.html

2014年11月17日星期一

香港浸会大学校长竟拒绝向撑伞学生颁发证书

大学校长也有讲求政治正确的。浸会大学校长陈新滋15日在该校社会科学院的毕业礼上,拒绝向一名撑伞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拒绝与他握手、拒绝跟他合照,并赶其下台。这位获得同学掌声支持的浸大生,愤慨“一间大学竟然容纳不到一把雨遮!”

陈新滋在爆发占中运动以来,言谈之间一直采取中庸之道,但现在突然变脸,根据苹果日报猜测,可能是因为政府早前改变初衷,将一块地皮发还给浸会大学用作兴建宿舍和中医医院,故此陈校长突然怒斥撑伞学生,可能是向政府“报答”的表态。
事实上,浸会大学事前早已准备好封杀一切“雨伞主张”,派人在毕业礼台上设立安检,扣押学生准备带上台的雨伞,但仍有两人成功暗伸缩雨伞上台。其中一人按校长陈新滋指示即时收起雨伞,但因为拒弃掉雨伞,陈新滋竟恼羞成怒,拒向他颁证书,并赶其下台。
根据学生会编委会15日晚上载的一段半分钟片段可见,该名毕业生上台后,从毕业袍拿出黄色伸缩雨伞并立即打开,然后步向陈新滋,准备领取毕业证书套 和跟他握手及拍照。这时陈新滋一脸愕然,先将证书套交回旁边的女职员,然后用手指指着该名学生,似是叫他收起雨伞。学生随即收起雨伞,用左手拿着。但根据 该名学生事后转述,陈新滋态度极度恶劣,叫他扔掉雨伞,但学生表示雨伞是借回来的,但校长态度极端恶劣,表示不会跟他握手,而且请他立刻离开台上。
香港其他大学对学生手持雨伞上台领取毕业证书,大多处之泰然,在多个世界大学排名为香港之首的科技大学早前举行毕业礼时,学生的雨伞更是遍地开花, 校长陈繁昌还赞学生表达方式理性和有创意。面对撑伞上台领取证书的学生,岭南大学校长郑国汉更没有抗拒学生将黄丝带系在他的学袍上,并指学生手法并无问 题。
可能是为了避免尴尬,身为香港八大院校校监的梁振英,迄今尚未出席任何一所大学的毕业礼。

文章来源: http://goo.gl/zP0FWm

附:
香港獨立媒體:校長,請自重。

作為浸會大學的學生,今天一登入社交網站便看見本校校長在畢業典禮上不頒發畢業證書給撐黃傘上台的畢業生。我實在感到非常詫異,大學是一個作風開明 的地方,鼓吹思想自由,怎麼卻連一把黃傘也容不下?校長作為一所教育院校的領導者,思想竟然是封閉的,亦同時視自己的學生為無物,實在可悲。
浸大在入學時,便向新生不停宣傳浸大畢業生應有的7大特質,若沒記錯,其中一項為公民,指出浸大畢業生會成為具國際視野,品行高尚及有責任感的社會 公民。該畢業生正正具備這特質,他對他的社會有責任感,他為自己的社會發聲,同時亦希望籍著撐黃傘去表達自己的立場及喚醒他人對雨傘運動的關注。但是為何 校長卻請他自重呢?他沒有在台上作任何不雅動作,只是和平地在室內地方撐傘。校長,這位同學錯了嗎?是觸犯校規了嗎?若沒有,那麼校長今次的舉動是叫浸大 的同學們以後不要再建立自己的公民特質嗎?摒棄自己對社會的責任感嗎?我實在摸不透校長的想法。
畢業禮是莊嚴的,校長是高高在上的,舉黃傘是破壞畢業禮的,恕我無法認同大學這次的做法,先前演藝學院的畢業生也有在畢業禮上示以交叉雙手手勢,當時校監梁振英也沒有暫停畢業禮的進行,亦沒有不頒發畢業證書,那為何陳校長沒有這股胸襟去維護學生表達意見的自由?
陳校長,我仍想尊敬你,因此盼校長自重,以維護學生及學校的言論、思想、學術自由為己任,不要禁制學生的自由。

2014年11月7日星期五

學聯向 董建華 發公開信

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董建華先生臺鑒:

今次冒昧致函叨擾,情非得已。實乃香港危機未解,冀 閣下能出手相濟,以解倒懸。

佔領逾月,民憤未平,大閘未撤,運動持續。九月以來,學子訴求清晰,提倡公平公正的民主制度,但政府不止無能力回應,也缺乏意志告之中央政府港人的憤怒,徒知自我折翼,宣告港府無能為力,訴諸人大框架已定。港府無力處理、缺乏意志行事,喪失管治能力,是當下政局的反映。

大 陸與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本為一國之內,兩制分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應秉持「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則,維護港人合理合法的權益。按基本法,本地政制 早應漸次改革,達成普選。改革內容細節,亦應屬香港自治事務。民主改革,當為拯救一國兩制之良藥,使制度體現民主、法治、公平、公義、自由、人權、多元等 理念。一國兩制絕非兩岸分隔之制度,當中必有良性交流,當局亦必須尊重港人意願,但若然當局純以莫須有壓倒港人膺信的理念,只會加速一國兩制的崩壞,無助 良性發展與管治。

惟香港特區政府,每每疏於維護香港自治,中央一些駐港機構(如中聯辦),亦未能全面掌握香港民情,屢屢誤判香港狀況。本 地工商集團亦私心盡顯,欺上瞞下,只想延續他們從殖民時代就享有的階級政治特權。回歸十七年來,惡況延續。近年的反國教科事件,免費電視牌照事件,以至雨 傘運動,無一不是梁振英政府及部分駐港官員以鬥亂港的思潮泛濫,毫無建港意識之果。世紀涉貪案中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直指其收款1000萬涉及港澳辦前主任 廖暉,更可見本地存在嚴重的政商勾結與貪腐之風,毀壞一國兩制,耽誤改革,令社會深陷危機。如果制度依然,執政者不依公正平等的提名、選舉,以獲真正的民 意認授,將來的特區政府,亦只會繼續敗壞綱紀,無力管治,將香港變成不同政商派系之間勾結割據的鬥獸場。

董先生曾提出:「學生是香港的未 來。今天的學生當中,會有香港將來的特首」。學子罷課之初,本地財團大舉北上,後爆發雨傘運動,可見獨沽一味以本地工商界為本的政策,已再非管治良方。如 今問題,在於大部份港人不滿港府與中聯辦亂政敗港、不滿工商界壟斷本港發展空間,營造特權城市。與港人對話,肯定公平公正的民主制度,方為我城出路,長遠 反映民情,從而裨益管治。

在上次學政會談中,林鄭月娥司長最後也無奈地說出了「香港問題,未必能做到香港解決」,但從未見她回應學子就其 提出報告與委員會的反建議,更未嘗試代為安排與中央官員會面,解決政府一手釀成的劇變。佔領運動的參與者,從來只是希望推動社會變革、倡議民主政改,而非 盲目佔領。深盼董先生顯示政治胸襟,除引領商家北上,亦能代為安排學子於香港或北京會見中央官員,讓我等直接表達港情,使當局正視港人訴求,重新考慮人大 決議,如此方能捍衛一國兩制、實現港人追求真正普選的願望。

如何之處,謹望 閣下能於星期日前賜覆,以予匡正一國兩制之契機,耑此奉達。

敬頌
秋祺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謹啓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七日

文章来源: http://goo.gl/Psl3AN

2014年10月31日星期五

有人建议中央给香港改名中国港及另一人回应

@中国作家刘信达
【建议中央政府给香港改名!】在香港这座城市身上,中国的烙印太浅,所以才有香港目前的乱局。刘信达建议中央政府给香港改名,改成”中国港”,明确香港的属性。如果澳门不稳定,改成”中国门”。未来台湾收回,改成”中国湾”。中央政府要在真正意义上对此三地行使主权才是。
@老林没有V:索性在每个香港人屁股上烙个什么的印好不?
有时好笑。回归前,起码我生命里殖民地生活的32年里,英国没逼我们接受爱(英)国教育,98%市民不懂唱英国国歌(学校也不教这个,也不唱;我生 平只试过一次遇到现场奏歌时起立;我根本就不懂唱所以没唱,光起立,但起立似乎也不是必须的),学校里爱教中文英文随便,大家说中文,法定语文也包括中 文,中国节日春节中秋重阳端午放假(内地当时反而没有!),大家也不觉得自己和英国有啥大关系,很爱中国。 许多港人的童年回忆,就是周六早上帮妈妈拉大包小包去邮局发各种东西回中国。91年华东水灾,不算政府,光市民自发捐款已逾6亿港元(老大那可是1991 年的6个亿啊!香港只有7百万人口!),比世界任何一整个国家都多。英国佬不关心我们爱啥国,不干涉我们爱中国,你有什么传统爱干吗干吗,英国皇家香港警 察局里还拜关公呢。我想,那年代的香港人,没多少会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中国人。
钓鱼岛主权我们闹、日本侵略的事我们闹、1/4世纪前那事我们100万人上街,政府啥时出过催泪弹?不算对韩国农民示威者那次(那次是什么世界大 会,韩国那些职业示威者是很暴力的),对上一次这级别的暴力应算1967年暴动那次了(可是那次是上千炸弹!)。基本上,就是爱示威示威,警察是保护市民 的,官員廉洁度世界排名,港督和官员也没用“黑奴”来比喻我们。
早至1940年代,当时港督尝试启动政改,希望香港人多接管自主管理香港的事,但因各种原因推行不成功。历年来,政府没事也不惹我们,相对合理,好 几任港督为香港利益还和伦敦吵架;百姓很大范围内爱干吗干吗(骂英国/女皇/港督也可),生活也还可以,机制健全,安全有保障,没啥人觉得需要诉求政改。
回归了,内地天天说我们给了你很多好处啦我们很强大啦你们终于回到母亲怀抱啦母亲奶水什么啦不必再当奴才啦没我们你们早死了啦应该好好感恩啦你们应 该爱国啦…一不顺意,怨妇模式马上启动…你爱我吗我没感受到你爱我我问你你到底还爱我不我觉得你从来就没爱过我我问你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没完没了。 至于吗?有些事嘛…我们又不是台湾人,需要那么肉麻吗?英国佬没这样干,大家反而有点自发地想念老彭(我也很想念她的大胸女儿)。回归后搞各种各样花样, 大家反而反感。人家要爱自然会爱,老逼着他们天天说爱你有啥意思?从某角度说,不少香港人回归前的爱国度还比回归后高多了。有些事情嘛,无法硬来。说难听 点,你真要硬来,哪怕得到了我的肉体也得不到我的心。中央/官媒老问香港人“英国年代你们不闹腾,怎么回归了反而闹腾?”我想,这种自讨没趣的问题,要换 了是我,都不好意思问。这不应该问香港,应该问问自己。
英国佬年代,政府和市民算是相敬如宾相安无事,你不惹我我不惹你,我们根本不懂唱英国国歌,也没被要求爱英国,爱当中国人爱吃月饼爱学中文爱咋咋 (许多学校是提供爱台湾或爱大陆教育的,港英政府不怎干涉),啥都可说,不满就示威,电视没和谐(实际上,政府出资的那个电台还老制作骂政府的节目),官 员智商正常。回归后,官员天天展示低智商,特首撒谎贪污没事,人大代表竟以“黑奴”比喻我们…当殖民时我们都没挨过催泪弹,“回到妈妈怀里…当家作主…不 必当奴才”了反而催泪弹防暴棍都出场,然后还好意思隔三差五提醒我们该感恩跪谢?!
爱国这回事,逼不出来,而且也并不限于以眼泛泪光凝望国旗的方式来表达。真要拼爱国,我怀疑许多内地同胞也未必比得上香港人:
殖民年代,许多港人坚拒拿港英政府英籍护照/身份(政府也大度,他们有种叫CI的证件,上面写的国籍是“中国”)。
不论回归前或后,这里每年有香港人好几次去闹日本领事馆讨二战公道、喊保钓口号示威。
香港人为保卫钓鱼岛挨过英国佬棍子(顺带一说,当年挨棍子的团体,就是今天占中的同一组织)。
两岸三地唯一为保钓丢了命的就是个香港人。
玉树地震第一个牺牲的志愿者也是香港人。
1991水灾,香港是世界各国/地区捐款最多的。当年我把银行积蓄清空了全部捐出,事后开始自己的“灾后重建”。
2008地震,香港政府拨款90亿(你要不怕丢脸的话,改天我们来算算后来捐款去处不清不楚这笔帐!),民间捐款130亿港元(对比全国党员的约100亿)。
作为一普通香港人,汶川地震我在朋友圈子里募款,买了许多卫星电话自费到了前线帮忙;玉树那次我在西宁协助物流。
所以,别和我们拼爱国!我们不是不爱国,我们只是错误地以为自己不活在清朝,《还珠格格》也看得少,我们不习惯天天被命令跪下喊万岁万万岁奴才谢恩而已!

文章来源: http://goo.gl/XATxCU

2014年10月28日星期二

谁吃谁的饭 谁砸谁的锅

《杜汶泽们,休想吃我们的饭,还砸我们的锅》一文引起网民热议。

前几天,一家中央媒体网站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杜汶泽们,休想吃我们的饭,还砸我们的锅》,使「吃××的饭,砸××的锅」成了流行句式。这篇文章说:

「『杜 汶泽』们,你们是否想过,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从1997年香港回归,近20年来,你们几位几乎都是靠内地的市场和粉丝在养着你们,你们身上还留着中国 人的血液,现在别说涌泉相报了,你们违背『一国两制』的原则、挑战中央权力、漠视基本法,『一边赚着大把钞票,一边回头骂娘』,对得起生你养你的国家?谁 能容忍你们的行径?」

这篇文章号召中国内地网民,以行动抵制挺「占中」的香港艺人,要求「在内地禁演、禁播、网上除名」。

官 方媒体的评论员文章,有时候是很有意思的。特别是标题,在一些特定时期,往往就是中共某个领导人某次没有对外公开的讲话的原话。比如,1992年邓小平南 巡之后,报导邓小平南巡的文章《东方风来满眼春》还没有公开发表时,《深圳特区报》连发了8篇评论,其中,《扭住中心不放》、 《要搞快一点》、《要敢闯》等多篇评论的标题,就是邓小平南巡讲话时的原话──这既是为了政治正确,有时也是为了故意通过这种方式把「内部讲话」的「重 大」精神传达出去。 「皇甫平」在解放日报发表的系列评论,虽然标题没有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原话,但评论主要观点全部来自邓的南巡讲话精神。

媒体利用内部获得的一些中共高层信息,代表党首或其他领导人帮他们说出想说却暂时不方便公开说的话,在民间现在有一个精准形容词叫「舔屁沟」,但在体制内,这可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时尚,并且以能舔得上屁沟为荣。

如 果你阅读过一些中共党报党刊获奖评论文章的写作经验,你就会发现,用中共党首尚未公开的讲话的原话作为标题,故意提前泄露党的领导人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和 「机密」,绝非以上一两个孤例。中共十八大习近平上位后,也曾多次出现过中共官媒用习的内部讲话精神写评论、甚至用原话作标题的案例。这些文章出笼后,还 常常会得到中共党宣部门有组织、有策划的推荐和传播。

这次「休想吃我们的饭,还砸我们的锅」一语,语调相当强硬和铿锵,与日常的评论员文 章,明显语气不符。文章一出,大家就看出肯定不是官媒的发明创造,「用典」应该相当不简单。果然,官媒刊发后过了三天,也就是10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 院属下的「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官方微博「@思想火炬」无意披露了来源:「习近平(近期)对意识形态工作再发重要指示:要在重大问题上与 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绝不允许与党中央唱反调,绝不允许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要高度重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打好主动仗,防患于未然。」微博还评 论说,「更不允许拿共产党的钱,拆共产党的屋,挖共产党的坟。」警告「杜汶泽们」「休想吃我们的饭,还砸我们的锅」,不过是习总指示精神的衍生物,是官媒 在习总指示精神之下对「占中」问题的运用和类推。

据说,习近平的这个指示,是10月初在一份意识形态工作文件上的批示,内容长达400多字。批示内容被证实和披露后,很快激起民众和网友的反弹。如今的网友都是明白人,对这个问题看得很清楚,疑问集中在一点:到底谁吃谁的饭,谁砸谁的锅?

「谁 吃了谁的饭?谁砸了谁的锅?你们种田了?做工了?贸易了?没有!你们只收税搜刮人民了。」「百姓奔波一生,买房,读书,看病,养老,座座大山压塌脊梁。你 们愚蠢且贪婪,让百姓失房,失地,失工作,失保障,失安全……人民吃饭的锅,早被你们砸了。别再丢人,说人民吃你的饭,砸你的锅。」

「吃人民的饭、拆人民的屋、刨人民的坟、砸人民的锅──这都是谁呀?」

「必须搞清楚,谁在吃共产党的饭,谁在吃纳税人的饭?或者,国库里的钱来自党费,还是来自税收?作为纳税人,(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绝不允许(你们)吃人民的饭,砸人民的锅。」

「不奇怪,有能力砸锅的基本上都是吃党饭的人,是否允许砸党锅,只有党的人最有发言权。」

「如果还有点脸皮的话就站出来说说,究竟是谁在吃谁的饭,谁在砸谁的锅,这个民族已经几千年了,所有的都是祖先留下来的遗产,你们统治了这个民族,强夺了原本不属于你们的东西,哪还有脸说这个民族吃你的饭?如果继续这么不要脸,砸你的锅是迟早的。」

网 友和民众的评论针针见血,我想不必再花力气对此作过多解释。唯需进一步阐明的是,习近平在此批示中遵循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伦理,已经流露出他的封建帝 王潜意识:「我(或我们共产党)是君,我(或我们共产党)管辖下的你们这些人都是屁民,你们能够挣钱、能够活着,便是我(或我们共产党)的恩赐,要好好听 话,别吃我的饭还反对我,还要掀翻我(或我们共产党)。」幸好,他还不是皇帝。

习近平和他的8600万党员、700万国家干部,大概已经 没有几人还是清醒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的中国共产党,拿的俸禄都来自于13亿纳税人的血汗钱,他们是靠老百姓养着,吃的是老百姓的饭。 但是他们干了什么?他们贪污腐败,他们胡作非为,他们待百姓如敌人,砸他们锅的,不正是他们自己吗?他们竟然发出「绝不允许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 的警告,是想暗示,他们要成为权力天授、理所当然吃白食、说一不二的新帝王吗?

文章來源: http://goo.gl/40G7oq

附:

新华网:“杜汶泽”们 休想吃我们饭还砸我们锅

 



黄秋生、张敬轩等合唱“占中”歌曲

香港“占中”已经26天,连日来,少数香港艺人力挺“占中”再次引爆网络。有内地发起投票活动抵制挺、谴责“占中”艺人,22日晚,新华网发表评论员文章,引用网友的话:“杜汶泽”们,休想吃着我们的饭,砸着我们的锅。



网友发起投票,抵制挺“占中”艺人

以下为文章全文:

这是一条满满正能量、让亲者快仇者痛的微博:短短一天时间,内地近10万网民投票抵制挺“占中”的香港艺人,要求在内地禁演、禁播、网上除名。

目前,这条微博还在持续升温,参与投票者依然在继续。香港“占中”持续以来,杜汶泽、黄秋生和何韵诗等艺人罔顾“占中”对香港社会的损害,唱挺“占中” 歌,说挺“占中”话,公然支持“占中”。他们的这些行为引起众怒。香港民众不答应,内地民众不答应,所有有血性的网友不答应。

网民用“网上投票抵制无良艺人”的方式进行还击,这不仅是正义的伸张,更是一种爱国的具体表现。“占中”行动扰乱了香港市民生活,损害香港经济发展,破坏 香港良好形象。任何一位有正义感、有血性、深爱自己国家的人,对他们的行为,一定不会等闲视之,只要稍微有点是非判断能力的人就会明白。

“杜汶泽”们,你们是否想过,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从1997年香港回归,近20年来,你们几位几乎都是靠内地的市场和粉丝在养着你们,你们身上还留着 中国人的血液,现在别说涌泉相报了,你们违背“一国两制”的原则、漠视基本法,“一边赚着大把钞票,一边回头骂娘”,对得起生你养你的国家?谁能容忍你们 的行径?

醒醒吧,“杜汶泽”们,看看成龙等同行怎么说:“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我们多数同行表态反‘占中’,并在个人专页上载照片证明已参与签名运动。”“要将汉奸赶出去,下一次立法会选举,我会鼓励尽量多和我一样的人去投票,不能让汉奸再教坏年轻人,毒害香港了!”。

醒醒吧,“杜汶泽”们,看看和你们同样生活在香港的兄弟姐们怎么说:“上班路变成了漫漫征途,我只想早一点再早一点回到家。这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焦急和愤怒。”

醒醒吧,“杜汶泽”们,看看香港以外的同胞怎么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些违背民意,打着自由的旗号,寻找所谓民主自由的人,或者企图用强权强加给他人的民主自由,有几个得逞了,有几个不生活在风雨飘摇中?”

受挑唆的学生们,觉悟过来吧,人最可悲的就是被人利用了还浑然自乐。有报道说,占中的发起人利用你们为自己开路,他们躲在幕后收黑钱,祖国为你们感到难过、痛心!无论任何时候,你们都要明白,香港是中国的,不是他人的。

受挑唆的学生们,觉悟过来吧,无论任何时候,你们都要明白,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都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相对的民主自由,而不是肆意妄为、无法无天的民主 自由。法治是香港的一个突出标签,我们应依法办事,越来越多的‘沉默的大多数’站出来反对“占中”,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国家面前无偶像,做得过分了,就会成为过街老鼠,到时苦水只会往自己肚里流。“杜汶泽”们,休想吃着我们的饭,砸着我们的锅!

正如一位网民所言,我的国家还有很多不完美,甚至还有很多问题,但是这都是我们自家的事,我爱我的祖国,任何时候都坚决抵制拒绝向五星红旗敬礼的人!  

一位內地大學老師的佔中故事

23/10早上,我在政總旁的物資站碰見一位內地大學的老師,化名叫陳老師吧。
他一大早繞路坐船來香港,以避開公安監控來到香港。
從來沒有去過內地以外的地方,也沒有坐過長途船的他,到了上環港澳碼頭,一下船,就快暈倒了。
人生路不熟,出了碼頭,身為北方人,他一個粵語的字都聽不懂,終於讓他找到一個香港熱心太太,還好他們有紙筆溝通,那太太把陳老師帶到過來金鐘,就趕工作去了。
他,正正是我想找的人…
一個經歷過文革、六四,但志氣還沒有被消磨的知識份子…
一個在資訊封閉,卻努力翻牆,尋找真相的人…
一個為尋找真相,五十多歲,願意拿著一個大包,睡在小小帳篷裡的人…
我第一時間幫他借帳篷、取地墊,把帳篷起在「瑩營」附近,讓他放好行李。
然後,我帶他遊金鐘景點,為他簡單介紹佔中歷史。
他看著看著,表現挺興奮的,要我幫他拍照,拍了一張再走到老遠要我拍,連包都差點忘了拿了。
然後,他迫不及待要把照片上傳到微信…
「你把照片放上網,不怕被抓嗎?」我擔心的問。
「香港學生這麼勇敢為民主付出,我這一點點算什麼?」
中午,他說剛剛暈船,想先休息一下,下午自己過去銅鑼灣看看。晚上,我再去找他,問他有沒有吃晚飯,他說他還有餅乾,不用了。在晚會中,我幫他充當翻譯。
「我堅定支持你們這次活動,我很盼望香港成為民主的先鋒,踏出了一小步,我們中國大陸才有希望。」
晚會過後,我去洗澡,回到帳篷,差不多晚上十一點,剛好有幾位熱心市民送來宵夜,有雞翼、腸仔,還有老火靚湯。我知道陳老師肯定還沒吃飽,幫他取了 一些,加一杯熱湯,拿去送給他,他用感激的眼神,衷心的謝謝我。第二天早上,他告訴我送他的食物簡直是雪中送炭…其實我幾次告訴他物資站的食物他可以隨便 拿來吃,他表示不好意思,晚上肚子餓餐館不好找…所以我送上的食物真的是時間剛剛好。
我們約好了第二天中午,我跟他在立法會附近的充電處等,我看到他在講電話,講完以後,他跟我介紹一個女生:「今天早上一個英國報紙的記者訪問我,女 生幫我用英語翻譯,她的英語很不錯!」原來陳老師被記者訪問,問到他的個人資料,他還很機靈的說不可以用真的姓,也不能透露省份,只寫是北方人就好了。
我帶他坐地鐵去旺角。在閘口,他小心翼翼的模仿我拍八達通。在地鐵,他跟我說:「我老婆看到我上載照片到微信,打電話來警告我不要這樣做。」
「你要不還是把那些照片給刪掉吧。」我第二次勸他。
「不用擔心。你知道嗎?我有一次在網上留言講了一些比較激烈反政府的話,有公安來我家帶我回警察局,他問我這網上名字是不是我,我說是;那這留言是 不是你發的,我死口不認,他拿我沒辦法;然後他們找到我老婆那裡了,我老婆當然不認,因為真的不是她說的;後來,公安把我的電腦取走了,我把IP地址改 了,電腦重新安裝了,他們根本拿我沒辦法。你知道嗎?大陸根本沒有法治,只有人治,他們經常會屈打成招,但是我夠惡、個子夠大,他們都挺怕我的。」
「好吧。你這樣說,我放心點了。」
我先帶他去朗豪坊旁的熟食中心,吃感覺基層一點的飯菜,我叫他自己出去看看吃什麼,我自己就叫了個快餐,當我取好了餐,才發現自己的粗心…就是陳老 師根本無可能跟一句普通話都不懂的食店店員溝通…衝出去幫他翻譯,他要了一個兩餸飯和一碗湯,順利取餐回去坐下,想到昨天晚上他這麼餓,我就夾一碗我的廈 門炒米給他,還好他終於不客氣了。
吃完飯,我帶他逛旺角,跟他介紹「男人的浪漫,守住旺角站」,然後看到一個學生用咪向旺角市民致歉,並解釋為何要造成不便…然後我就鼓勵他:「在這裡,沒有大會,只有群眾,如果你有什麼想跟香港市民說的話,你可以隨便說說,我可以幫你翻譯。」
他的樣子好像有點想,但又猶豫:「還是不要在公眾場合發言,免得被公眾媒體拍到了。」
來回逛完佔領區,我問他想在這邊逗留,還是逛逛街;他說因為沒有來過香港,想逛逛其他的地方,逛完「真」行人專用區,我問他還有什麼想逛的嗎?他嘆 了一聲,說:「你知道嗎?我什麼都想逛,什麼都想看,不過這次我來的目的是想看香港佔中的事,我達到目的了,心靈很滿足。要不走過去尖沙咀看回去金鐘 吧。」
從旺角到尖沙咀,我們走了超過一個小時。
他跟我說他的觀察:「我之前去過上海,已經覺得那邊的人特別文明,建設特別先進;不過一到香港,看到這邊的建設、衛生情況、人的創意,給比下去了。」
從尖沙咀,我帶他坐船去灣仔,我告訴他,這次肯定不會暈船了。他笑說:「是的,香港填海填了那麼多,過對面海一定越來越快。」到了灣仔,我跟他介紹 了我們社工集體到警察總部報案的過程,還有讓我吃完催淚彈和淋完大雨,讓我安歇的循道衛理灣仔堂。走回金鐘,我再向他介紹我928吃催淚彈的過程。
23/10,陳老師離開前最後一個晚上。
他說:「香港人文明水平真高呀!我今天早上上洗手間,看到一個男士帶上手套洗廁所,旁邊還有一位男生,我問他: “你是清潔工嗎?”他說,“不是,我是老師,旁邊的是我學生。” “是嘛?是什麼學校的老師?” “中文大學的。” “哦,中文大學,我聽說過,是一家好學校呢!” 
還有!我剛剛在這裡吃了小吃,那包裝放到旁邊一時忘了拿走,一個女生一看見,二說不說撿起來扔了…我真的非常不好意思,臉都紅了…」
「是嗎?你是看到香港最美的一面了…那你今天買了什麼嗎?」
他說:「我今天走過去灣仔那邊,我的包破了,買了一個新的,跟我本身的差不多大,你看多便宜」他繼續把買給摯愛的東西給我看,他買了一件T- SHIRT給兒子,「我不懂買衣服給太太,怕買大了或小了;鞋子我知道尺寸,但這麼大我帶不了;最後我買了一條項巾給她,我告訴她我買了東西給她,她就很 開心,不擔心我了。」
「倒是我今天整天在忐忑…」陳老師從天真爛漫的笑容一下子就變臉了…
「為什麼?」我問。
「今天早上我看到有一個人一直把手機的鏡頭對著我,我看他的眼神並不友善…我聽他跟人講話,應該是大陸人…」
「你前天不是說你不怕的嗎?」
「我是不怕,不過我是擔心連累了我老婆跟兒子…」
我一下子想到我昨天還笑KENNY G冇骨氣…
我更想到我自己在龍和道出事前我就逃往夏愨道…
誰不怕死?
是什麼力量讓佔領者克服怕死的天性去保住一絲能與政府對話的空間?
還記得陳老師問我覺得他人怎麼樣,是不是很偏激?我說:「說實話,在香港不難找到像你這樣實話實說,身體力行去求真,冒險去告訴別人真相的人;但是在大陸,確實絕無僅有。」
陳老師,正正是我想找的人…
他後來在WE CHAT裡跟我講:
我遇到麻烦了,被叫入小屋详细核实我的资料十多分钟,才放我离开,我问为什么这样,他们不解释。我猜可能是立法会楼周围很多摄像头已被大陆警方利用。你設法告訴更多的人我可能出事。我如果不给你发微信我可能就被抓了。你转告澳门的记者吧
我现在赶往机场,明早的飞机,明天晚上到家,如果我明天到达XX不被抓,我后天会告诉你。你后天接不到我的消息,我可能被抓
陳老師,願您平平安安回到家:(

文章来源: http://goo.gl/dEFhLP

2014年10月25日星期六

大陸匿名網友:希望始於改變——大陸寄語之二

(前面一篇文章《你們已退無可退-為了不變成我們的世界》反響還可以,最近又有些鄙陋之見,不吐不快。文字淺顯,卻句句真灼,望能有所啟發)
致香港支持雨傘運動的朋友們:
從佔中開始之初,認為不可能成功的觀點便甚囂塵上,這種觀點不僅在佔領群眾和學生們中間演變成了「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也成了很多旁觀者冷漠的理由。
筆者是一名堅定的積極樂觀主義者,每次聽到這樣的論調,無論是善意的還是冷漠的,我都感覺很壓抑很窒息。我最容不得的不是現實的殘酷,而是同行者告訴我,我們沒有希望。要為成功找方法,莫為失敗找理由。
先說說你們可能成功的契機吧。
第一,中共需要給台灣做一個樣板
澳門,香港連蒙帶騙的給「忽悠」回來了。但是台灣的獨立政體原因,大陸無法在台灣身上重複使用這種窮小子騙媳婦的忽悠技術了。不過,對兩岸的統一從建國之初到現在的「覬覦之心」從來就沒停止過,這不僅是中共的執政綱領所使,也是華夏兒女的魂牽夢繞的「統一夢」。
中共在香港不可能開槍的原因,大致有三:
1. 不值得。正如有不少前輩指出的,香港無論從地緣上講還是政治地位來講,都與北京相去甚遠,香港的雨傘運動不會威脅到共黨執政根基和主權完整。開槍的代價太高。
2. 丟面子。習總上任以來,通過反腐與大外宣的模式向世人樹立了「偉光正」的形象,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動武,讓他的形象破產。而且從現代文明來講,屠殺會遭到國際社會強烈譴責乃至制裁的。
3. 給台灣看。台灣未收回,怎麼也得做個樣子吧。
下面這段話也希望大陸中央決策層看到:
以超然的姿態對待香港的雨傘事件。
其實中央的831決議出台,是一個很不明智的做法。可能中央從未預料到,香港人民如此的堅定執著,抗得過催淚彈,挨得過警棍,不畏懼風雨與流血。目前雨傘革命的這種狀態,讓中央騎虎難下。
在這樣一個國際化環境下爆發一場曠日持久的系統性的非暴力抗爭,是內地維穩未曾遇到過的,也是中共歷史上未曾遇到過的。退一步,沒面子,以後隊伍不 好帶了。進一步,又不能開槍。其實最明智的辦法就是在佔中發起前給香港真普選。這樣自己有面子,問題還不會產生,更不會擔心在大陸產生的「漣漪效果」。
回到現在,如果中央決策層或者說習總,足夠聰明的話,可以順著一國兩制的思路,給香港真普選。中央只負責外交,軍事等,這樣一方面在國際上贏得口碑,在國內也說的過去,畢竟是一國兩制,承諾好的。還可以給台灣看,我們國家是允許真正的一國兩制的。台灣的收回也會指日可待。
有人說,那雨傘運動不會在大陸產生漣漪效果嗎?
其實這個命題跟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大陸環境和香港環境,無論是公民素養,還是政治制度,相差不止50年,乃至100年,99.99%的大陸人民連喝茶都不敢,甚至連喝茶(抗爭)的想法都沒有,怎麼可能上街爭取民主?
大陸的抗爭現狀非常灰暗,零八憲章幾萬人,維權律師不超過千人,不是進監獄了,就是在進監獄的路上。敢言的媒體幾乎沒有了(南周已經覆滅),而中共 又控制了所有的資源,包括「上帝」「活佛」「空氣」(霧霾了)「法院」「媒體」「軍隊」「警察」 「網絡」等等一切的一切,所以這點火星在中國大陸在近50年都不會掀起什麼波瀾。
第二,香港佔中的世代優勢
香港雨傘運動由85-95後主導,佔中三子以及其他泛民主黨派在運動初期表現出來的唯唯諾諾和瞻前顧後讓人們失望,而這次運動也逐漸形成了以學聯學 民思潮以及其他激進本土派別為主導,以佔中三子以及成熟的民主黨派護航並提供建議這樣一個穩定態。不能不說,這是最好的組合。據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 院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10月份的調查得出數據,在15至24歲年齡組別,反對佔領的只有7.7%。目前社會80後已經形成了社會的主流力量,而90後,在 接下來的10年也逐漸形成社會的中流砥柱。可以想像,即便雨傘革命暫時失敗,但是一個新的時代開啟了,中共從今天起,日子絕對不會好過。
與經歷過六四的老民主人不同的是,這一代人沒有噩夢般的經歷,不會有老一輩人的左右顧盼,而加上了老一輩人的經驗支持,在這個幾乎不可能開槍的背景 下,在這個半民主的理想非暴力不合作環境中,用「呼風喚雨,如魚得水」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在接下來的世代演變中,歷史絕對不會屬於中南海的老傢伙們,而 屬於揭竿而起的90後們,乃至00後們。
第三,如果不給香港真普選,撕裂的香港社會將成為大陸民主運動的實習基地,策源地,對大陸政治產生更大的威脅香港是一個近乎蓋好的「資本主義」民主 的房子,只差最後的房蓋(普選)沒蓋了。與大陸的環境不同,大陸的維權是你只要舉牌,哪怕在網上發表舉牌聲援的圖片,都會很快鎖定你的IP,找到你的家, 抓了你,媒體?不敢報!律師?已經被抓了,或者不讓你找律師!公檢法媒體都是一家的,你找誰去?
而香港不同,法院確實做到了中立,這從黃之鋒被抓又被判無罪釋放,又判佔中群眾非法可見一斑。香港的抗爭基本是安全的,你們不僅有第三權法院,還有 第四權媒體,即便所有媒體都被統戰,你們還有互聯網,再退一步,你們還有立法會!再退一萬步,你們還有一個難能可貴的,就是「團結」。所以,你們的抗爭是 最安全的,最多最多是挨幾棍子。
所以,這種半民主的模式決定了中共不可能在香港發起「文革式」的清算。而香港的國際都市地位,以及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的狀態,中共也無法在香港上演北京西藏新疆的關門放狗清場模式。
如果佔中失敗,或者習總不夠開明,你們怎麼鬧也不給你們真普選。那麼在可預見的時間裡,香港將長期處於「撕裂」狀態,這是由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根本 性矛盾決定的。而這種撕裂,在社會橫向來說可能是壞事,但是對歷史縱向也會是好事,因為這是一個新起點,在香港本土通過反對派的不斷抗爭,將會有越來越多 的中間派站到支持佔中一面。
而香港由來已久就是大陸的良心,每年的六四晚會便是明證。可以想像,在大陸處於「高壓鍋」狀態下的異議人士,律師,上訪者,包括普通公民,面對這樣 一個波瀾壯闊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長期戰線,怎麼可能不過去學習,觀摩,建議,參與?甚至內地維權有可能演變成內銷轉出口的模式,大陸訪民無處申冤的時候 會跑到美國領事館,這下好了,有了一個不會被喝茶就可以將冤情被國際媒體所曝光的環境,還能順便支持香港民主了。何樂而不為?這一點從香港的七一大遊行可 見一斑,各種訴求都來湊熱鬧了。
新聞封殺香港的正面消息,可以封殺一時不能封殺數年,你可以想像,如果每天新聞聯播都在播報香港那點事,今天說是顏色革命,明天說他是非法,但是就 是解決不掉。正常思維都會想知道,這是為什麼?於是就會上網搜索信息或者問身邊的朋友。在中國輿論語境中,一直都有兩個層面:新聞聯播層面和人際傳播層 面。如同六四,幾十年不報導,但是成年人幾乎都知道。而香港,是正在發生的一種「六四」烈火,而且是中共無法撲滅的烈火,將會對大陸人的思想產生深遠和微 妙的影響。乃至生活在新聞聯播裡的屁民們在去香港旅遊的時候,怎麼可能不去實際考察?怎麼可能不受感染?
有人說,香港是英國扔給中國的民主炸彈,想必就是這個意思。對於你熄滅不了的火苗,你不去隔離,反倒把炸彈往懷裡摟,這不是找死這是什麼?
這種情景,對中共來說,才是最致命的。
下面說說,對目前運動的兩點建議。
1. 如何爭取沉默的大多數是重中之重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基礎是群眾。而成敗決定因素就是沉默的大多數。甚至包括暴力革命也是這樣,中共如果不在抗戰和內戰階段忽悠農民,打土豪分田地,怎麼可能動員那麼多的人替他們賣命?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可以說,人數決定了一切。
有人說,香港的佔中不需要爭取人數。只要目前的人數保持下去就行。我不知道提出這樣說法的人是好意還是怎樣想的?人數與成功所用的時間是成反比的。 如果有70W人上街,完全可以發起罷工罷市罷課,7日內癱瘓全港,就可以令特區政府妥協。為什麼要用拖的戰術呢?拖來拖去,佔領者的精力,財力,乃至意志 力,都會被拖垮。因為長期沒有效果,肯定會讓本來支持的人也會“散水”。
再和香港同胞說一組數據,根據香港入境處統計,2012年共有54646名內地居民通過單向通行證來香港定居,在2003年至2013年年中,累計 有487525名內地居民持單程通行證來香港定居。這是什麼概念?平均每天都會簽發130多張單向通行證移民香港。這個單向通行證是不需要港府審核的。是 大陸政府單方面核發。加上目前香港本來就不成熟的三權分立的淪陷速度,可以說,香港的問題非常緊迫,不要總想著你們這次失敗了,還有以後。
只有絕地反擊,才有一線生機。
回到當下,香港的民意基礎不容樂觀,從參與占中的人數來說,區區20萬人,佔700W人口的2%,而民意基礎的呢?截至到現在為止:在上述提到過的 香港中文大學的調查中還提到,支持佔中的受訪者有37.8%,較上次調查多出7個百分點,反而反佔中的受訪者僅有35.5%,較上次大跌10.8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支持和不支持佔中的不相上下。顯然,如果換位思考,相信如果你是中共,你也會說支持佔中的只是一小戳人。
不知道香港同胞是否看過《讓子彈飛》這部電影,讓子彈飛裡面姜文等反對派最開始在大喇叭裡動員大家,但是幾乎沒有站出來的群眾,後來使用讓當政者「死掉」的騙術,忽悠了沉默的大多數一起起義結果了當政者,最終贏得了「顛覆」鬥爭。
其實大多數人的心態就是這樣,包括現在大陸的屁民們,談到你們的抗爭,往往脫口而出會問「結果呢」「最後呢」「他們不會成功的」
我相信香港沉默的大多數也是一樣的。
其實你們要理解沉默的大多數,香港是一個貧富懸殊差距很大的地區,作為一個靠著每天上工吃飯,還貸款的人來說,不去上班一個月,而去佔領中環,他自 己答應,家裡的老婆孩子也不答應,再被關進警察局,被打了,上不了班,這都是影響生計的大問題。還有公務員們,在佔領者們尚未能左右局勢的時候,站出來的 話,都等於找死。大多數人不是不知道民主好,只是現在還押不了這麼大的賭注。
如何動員沉默的大多數,是一門藝術。我相信香港學生和人民的智慧,一定能找到好的方法。
不管香港人民怎樣選擇,我希望佔領者註意一點,不要散佈失敗和沒有希望的論調
我經常會看到很多支持佔中的文藝人,學生等發布文章,大致是說,我們雖然沒有希望,但是我們依然堅持。好吧,這是好的精神,但是對旁觀者,對沉默的大多數來說,這不是好的「動員文宣」。
我們需要自我感動,但是更需要「動員」更多人。
2. 香港具體的政治地位決定了,必須採用更激烈的抗爭手段和更具體的抗爭方向
各位回憶一下,是什麼時候,特區政府答應了和學生談判?那就是在包圍特首辦的緊要關頭。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要麼是影響經濟,要麼是影響政治,以此作為籌碼來博弈當局。
可是目前包括學聯在內的佔領者們,恰恰選擇了前者,放棄了後者。而且是局部影響,因為上面所說的原因,無法動員更多人,所以你只能影響經濟微乎其微 的一部分。問題就在這裡了。對於以經濟為生活來源的,不超過1萬四的窮人來說,這是他們的生計,這樣怎麼不會引起部分人的反感?如果你們關注關於佔中的文 字投稿,就會發現有的市民本來是支持的,但是影響了他們,反倒不支持了。
現在有這樣的一些論調,希望佔中不影響市民(經濟)的情況下,給政府施壓。比如我們經常看到報導,說旅遊方面沒有因為佔中影響到多少。這是好事,但是對抗議者而言,這是壞事。
長期的佔領,不影響經濟,也不影響政治,那你在幹嘛?在表演嗎?問題就在這裡。
這樣來看,你們覺得這是最好的策略嗎?
這是其一,其二,我身邊的人都會說他們不會成功的,甚至有的人看了很多關於香港雨傘運動的視頻圖片資料後,依然會說「共產黨不改變的話,勝算不大」 。包括大陸知名維權律師滕彪也說,大陸政體不改變的話,香港的希望不大。
不要說什麼我們不是為了成功而鬥爭,這用來忽悠人行,但是不能作為鬥爭策略。
我思考了一下,為什麼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其他國家可行,但是在香港可能不行。除了上面人數的原因,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結構。說的淺顯些,你們香 港再折騰,能怎樣?你們之前就沒向中央納稅,你們現在折騰也絲毫不影響中央財政收入。只能折騰你們自己。特區政府只是代理人,傳話筒的角色。當非暴力不合 作運動局限於香港本土的時候,訴求層面沒有爭取獨立的時候,根本威脅不到中央對香港的管制,自然中央也不會讓步。
回想一下,為什麼特區政府答應了對話?想必各位已經明白了吧。
只有你們影響了他們的政治管制的時候,他們才會「服軟」。你們必須認清中共的本質,這是一個貪得無厭無底線的政治集團,中共和蔣介石談判了,可是 呢?中共只有在你處於完全優勢,他才能釋放出真正的善意。因為在香港的管制權上,這不是兩個人做買賣,而是你死我活的殊死鬥爭。兩個人肉搏,你怎樣讓他屈 服?不是他打你一下,你還個嘴巴,而是你扼住他的咽喉,讓他不能動彈,沒有迴旋餘地,他才能和你妥協。
具體就不需要我來闡述了。
除了讀者可自行引發聯想,產生各種抗爭「創意」之外,我有兩個建議,不知可行否:
1. 最近有人開始倡議抵制建制派的商業品牌,這是一個好的方向,我們按照這個延伸,是否可以抵制大亨們的商業的。比如習總接見的香港大亨開始呢?
2. 與其長期駐守,消耗資源和意志,不如改為周期性的遊行。平時用大量人力深入社區深入街道去耐心講解大陸的體制的種種弊端(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每週或 者每兩週,進行一次例行的大遊行,爭取每次有1W的人數增長,直到人數增加到足以癱瘓香港社會的時候,比如70W,用7天時間,罷工罷課巴士,圍堵各個政 府機構。完成雨傘運動的使命。這是一種低消耗,可持續的方式。其實,組織者們可以看到,平時駐守的人比較少,但是29-30爆發的人比較多。說明支持的人 多,但是因為生活原因不能長期駐守。所以可以考慮這種方式。
最後,總體來說,我對香港的雨傘運動是抱著樂觀態度的,我相信無論是成或敗,都是歷史的進步。如果失敗了,香港會成為中共心頭長期的陣痛,如果成功了,不僅是港人的福祉,也是華人的驕傲。不僅證明了華人可以爭得民主,台灣的回歸也會指日可待。

2014年10月16日星期四

孟浪:“雨傘运动”佔領區,學生、市民標語集錦

“勝利是不會向我走來的,我必須自己走向勝利!”
——截至10月12日晚,香港“雨傘革命”佔領區現場所攝,學生、市民標語集錦(之一):
1.  警告:暴力行為已被監控
c1
2.  追求民主的花已開,播種的人與花走遠;在放任的風吹雨打下,迷失方向的花還意志堅定嗎?我們還真正需要甚麼?
c2
3.  國殤日:太陽照常升起,中共依舊卑鄙。
111
4.  最後的勝利屬於香港人,因為歷史和良心都站在這邊!
111
5.  生於憂患 命運自主 十月圍城
111
6.  勝利是不會向我走來的,我必須自己走向勝利!
111
7.  有一種東西是與政治立場無關的就是——良心。
111
8.  縱不相識,也要守望相助,堅持到底!
111
9.  現在不幹,就等著被幹。
111
10.  起來!不願做中共奴隸的香港熱血青年:在“佔中”行動中展示我們生命和 活力, “佔”出香港新天地!“佔”出香港新時代!
——活在林昭身邊的無產階級時代公民
111

—-
“生命不是金錢名利學業,重拾靈魂尋回良知公義!”
——截至10月12日晚,香港“雨傘革命”佔領區現場所攝,學生、市民標語集錦(之二):
1.   我們不是革命,我們是反革命。
111
2.  抗爭為民主,反共有未來。
111
3.  無懼風雨——我們保持冷靜克制,不受旁人挑釁,我們做得到!
111
4.  停止使用暴力!!繼續公民抗命!!
111
5.  中國人呵!中國人……!血淚的五千年……!我們做錯了甚麼……???
111
6.  民主——煙霧留不下,民主要開花!
111
7.  無普選的話毛澤東式統治依然會在香港出現
111
8.  生命不是金錢名利學業,重拾靈魂尋回良知公義!
111
9.  我們也怕受傷和流血,但我更怕我們的家沒有了未來!
111
10.  加油!
111
—-
“同熱愛這片土地,大家刻骨銘記;愁或喜,生與死,也是香港地!”
——截至10月12日晚,香港“雨傘革命”佔領區現場所攝,學生、市民標語集錦(之三):
1.  我站出來不是因為我勇敢,是因為我懼怕將來……
111
2.  地球上人類社會是沒有共產這種東西,也沒有社會主義這種玩意, 請到別的星球實現你們的共產理想吧!
111
3.  釋放良心犯,還大陸人民知情權。——湖南公民
111
4.  毛澤東:凡是鎮壓學生運動的人,都沒有好下場(1966)
111
5.  警告——香港特區政府,沒有全民授權,乃非法管治,公民有權抗命!
111
6. & 7.  同熱愛這片土地,大家刻骨銘記;愁或喜,生與死,也是香港地!
111111
8.  丟那媽,頂硬上!
111
9.  守護學生!
111
10.  知名哲學家齊澤克給香港人打氣(From Slavoj Žižek): ……受盡壓迫的草根民眾必將和你們手牵手地團結起來--只有當草根民眾站在你們身邊的時候,滿嘴謊言的政客和手持槍炮的權貴才真的會乖乖讓步,你們的夢想才真的會實現!
111

 文章来源:http://goo.gl/kmeVJr

2014年10月12日星期日

中共黨報宣告 佔中是「動亂」

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海外版11日發表了評論文章,首次正式宣告已經進入第14天的香港「佔中」示威抗議行動是「動亂」。
到目前為止,中國官方媒體都只是把香港「佔中」行動形容為「非法行動」。因此,《人民日報》海外版最新發表的評論員文章,把香港「佔中」行動形容為「動亂」,也就備受關注。
《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把香港「佔中」行動形容為「動亂」,也使人聯想起25年前八九學運期間,《人民日報》在當年4/26四發表的一篇社論把當時的學運定性為「動亂」。
這篇評論文章發表,題為《香港還有多少家底可供糟蹋?》,作者是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文章認為「在公民黨等泛民陣線製造的一場又一場武力無聊政治惡斗」中,香港付出的顯性經濟成本和隱性損失已經太多。
文章指出,「佔中」動亂的顯性經濟成本主要是特區政府為應付動亂增加的開支、香港股市下跌蒸發的市值、餐飲零售旅遊行業在國慶黃金周損失的營業收入」,而隱性損失則是「讓香港居民、特別是香港青年失去賴以安身立命和向上流動的機會」。
文章強調,香港的動亂撼動不了大陸經濟的全局,並表示,香港碼頭倘若不能使用,出口企業和航運公司會改用鄰近的內地港口,而香港金融市場紊亂,自有內地、美國金融市場頂上,就連香港作為自由港的地位,也有上海自貿區可望替代。
分析人士認為,這也可能意味著北京方面對香港「佔中」行動的態度轉趨強硬,而且也為香港警方對「佔中」人士採取清場行動發出了信號。
香港特區政府與參與「佔中」的學生組織學聯原定周五(10日)舉行對話,但政府方面在周四宣佈擱置對話,理由是學聯方面發起新一輪的不合作運動並就對話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缺乏對話的誠意。
至於學聯方面則反指政府缺乏對話的誠意,並號召更多的人繼續留守街頭。學聯秘書長周永康還表示,如果政府在周日仍不對話,將考慮把行動升級。

文章来源:http://goo.gl/c9hzkR

《學界就香港人民福祉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公開信》

習近平主席鈞鑒: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評估,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經濟成就非凡,相信不少人會引以為傲。閣下去年曾公布希望實現 一個「中國夢」,更曾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想必認同真正成就當屬人民由下而上的實踐。如今, 香港人明確指出了三十年來的夢想:落實真普選,建構恪守平等權益的制度,維護港人世代福祉。

  閣下嘗言:「我們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 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香港人對平等制度的堅持,豈非正正與之呼應?港人提出直選立法會、廢除功能組 別,立公民提名於特首選舉制度內或普選提名委員會,正是要確保人民平等參與,從而達致平等發展、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然而此時此刻, 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正正反其道而行。香港有近70萬人表態,主張公民提名為政制改革方向。唯特區政府於第一階段諮詢報告,非但未有如實記錄,更謊稱港人 不同意改革立法會制度,無意廢除功能組別。此舉完全漠視民意,拒絕回應港人呼聲期待。港府報告不實,造就今天人大常委頒佈的政改框架。如果港府真誠面對民 意,必須承認錯誤,自我修正,將港人對民主的真正意願,納入改革方向。更何況,大陸地方政府也有選民提名,公民提名具法理及現實基礎,港府實在無懼怕的理 由。

  眾所周知,現行特首選舉制度,完全無法肩負香港繼續前行。當大陸處處反腐肅貪,連周永康等大貪官亦要伏法之際,位處香港的另一位 涉貪官員梁振英卻獨取5000萬,逍遙法外。香港一日沒有民主改革,只會令更多人視制度失效,決意走上街頭。當年的學生,三十年走來華髮已生、老者已逝、 幼者已長;我們實在不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三十年後仍在循舊路上走,而是真正可享有自由民主的夢,走自己理想的道路。

  香港發展至今的佔 領運動,絕非顏色革命,而是港人爭取民主的運動。學生當天領頭罷課,至今佔領不同地方,正因梁振英等人一再逆民意而行。我們和平示威,卻遭受暴力對待;我 們吶喊,卻遇上防暴警察全副武裝噴射胡椒噴霧;中環街頭彌漫催淚白煙市民亡命走避,令更多港人挺身而出抗議特區政府,秉持公道。真普選不代表奪權,只是體 現《基本法》所載的高度自治、行政管理權。國防丶外交權力一直由中央掌理。如果中央具有自信,實在無需懼怕香港人民選出自己的特首。相反,落實真普選,正 正體現香港高度自治,應為閣下另一創舉。

  我們真誠尊重一國兩制,才提出兩制當前,香港問題,香港解決,香港民意,應受正視;亦因為尊 重制度,我們才認為港府須付上扭曲民意的責任,促使人大撤回決議,讓政改得以重回正軌。當下問題,香港在看,大陸在看,台灣在看,世界在看,眾人皆期待閣 下能正視問題,勿讓一個貪腐官員摧毀一國兩制、破壞長治久安,折損閣下的「中國夢」。

  當莘莘學子表明,為了政制民主,甘願選擇罷課, 承受致命風險出來抗爭,這個社會是扭曲病重得多麼害怕。這個社會是壓榨得我們多麼恐怖?當一個世代的人選擇要將自己的時間投放在街頭,足證梁振英等人已幾 近將一代人逼成敵對一方。今天不少為民主而抗爭的中學生、大學生,在二、三十年後,皆將成為社會中堅,左右香港大局。而2047之期屆時亦將到臨,今天的 決議,必然會決定二、三十年後的路向。相信無人願意我們的下一代,為了一個更好的社會,而需要押上無數生命,子彈橫飛,血流漂杆,以畫出香港的民主路。

  我們一眾學子皆認為要解決香港問題:

  一)港府問責官員必須付上責任,向港人問責,自我修正
  二)必須確立平等權利的民主制度
  三)恪守一國兩制原則,香港問題、香港解決;政治問題、政治解決

  敬頌
鈞安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學民思潮
二零一四年十月十一日



佔領時刻:給爸媽的信

由於佔中,我們的關係已走到決裂邊緣,你們甚至表示要跟我斷絕關係。我不知道可以說什麼,唯一最想說的,是對不起。
對不起,媽媽,爸爸。我道歉,不是認為我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我知道你們的愛我,而我,也同樣愛你們。世事無常,如今,只因大家在一些事情上,有如此差天共地的理解,我卻選擇不聽從你們的命令,不去做違背自己信念的事,選擇忠於自己,這一點,我很對不起。
但,不用擔心,我已不是襁褓那個孩子了。我接受了很多教育,我知道,有什麼應該做,有什麼不應該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念,甚至可以對政治不聞不 問,我都會尊重,何況,你們是我的至親,即使想法有很大距離,我也尊重你們,愛護你們,你們是無可代替的。同樣,我也真心希望你們可以尊重我,並以尊重我 的方式愛我。我在做的從來不是傷天害理的事,我不期望你們站在我這邊,我只想你們可以,讓我做我想做的,這已是我如今最大的心願。
催淚彈發射當日,我一直看直播,一直坐不安,吃不下,睡不寧。我很少跟你們談政治,所以你們一直不明白我內心是多麼不滿,以為我突然轉性,或受人煽 動,才走上街頭。不,不是這樣的,是因為你們的立場,因為我不想吵架,所以我不談,所以你們不知。樓價貴得瘋狂,自由行亂港,水貨走私,領匯霸權,地產霸 權導致的通脹,國民教育,港視無牌而TVB一台獨大,港鐵狂加狂壞,還有畸型的議會制度,越來越腐敗的政府官員,很多很多。這些,你們都可能沒有意見,或 者,一時三刻,你們不覺得自己的生活有什麼改變,但我,身為一個年輕人,我雙眼看見的,是無盡的黑暗。現在,那些學生如此艱辛,為未來爭取真正民主,我真 心希望你願意理解他們。你們只要出來一晚,便知道這不是貪得意,貪新鮮,貪玩,或什麼有錢收,每一個走出來的人,都犧牲了時間、勞力、汗水、娛樂,還有很 多很多。因為,我們都很害怕,今天不站出來,明天便站不出來。
我知道,有些能影響你們的親朋戚友,從小在大陸生活,習慣忌諱政治。或者,如何也改變不了他們,但他們至少也知道,大陸不公義的情況源於政府腐敗, 這不正是他們當初要來香港定居的原因嗎?他們或許忘記了從前面對的不公不義,我卻親眼目睹眼前的不義不公,叫我如何眼白白看着香港變成大陸呢?如果這裏也 變成跟大陸一樣,我還可以退避到那裏?我撫心自問,問了很多次,實在無法對這個充滿不公義的香港坐視不理,一如大部分年輕人都無法再沉默。
這是我的心聲,希望你會明白。你們明白與否,或是否接受,不要緊,但我會惦記着你們的愛,繼續愛你們,即使你們不再接受。集會這邊,經常響起 Beyond的《海闊天空》,或者你們不明白這首歌說什麼,但Beyond有另外一首歌,你們一定會明白,最後我點這首歌給你們聽,以此作結。這首歌,叫 做,真的愛你。
無法可修飾的一對手 帶出溫暖永遠在背後
縱使囉唆始終關注 不懂珍惜太內咎
沉醉於音階她不讚賞 母親的愛卻永未退讓
決心衝開心中掙扎 親恩終可報答
春風化雨暖透我的心 一生眷顧無言地送贈
是妳多麼溫馨的目光 教我堅毅望著前路
叮囑我跌倒不應放棄
沒法解釋怎可報盡親恩 愛意寬大是無限
請准我說聲真的愛妳
仍記起溫馨的一對手 始終給我照顧未變樣
理想今天終於等到 分享光輝盼做到
P.S. 近日,聽說很多年輕人跟父母鬧翻,有人問我應該跟父母說什麼。有感,想像自己今天是個年輕人的話,我又會跟父母說什麼,筆錄於此。其實,說什麼並不重要,語言充滿缺陷,誤會易生,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愛,愛,從來不需言語。
我媽媽也是很多很多年前內地走難來港。她不多談政治,也不懂政治,我知道她是無法理解我的想法。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生前很愛護我。文中的歌,也送給天上的媽媽。

文章来源: http://goo.gl/jOJ7C6

2014年10月10日星期五

北京為什麼擔心?

【明報專訊】政治是種感知的藝術。對於大部分香港人而言,眼下這場佔領行動究竟是不是「革命」,或許並非首要問題,因為「革命」是抽象的,但參與者 的行為和表現卻是肉眼可見。正如許多在9月28日之後才決定跑去現場的市民,他們當然在乎政改的議題,但他們更在乎的卻是警方居然對學生用上了比當年對付 「韓農」還要多的催淚彈。不要忘記在世貿部長級會議那年,許多香港市民對韓國農民態度的轉變;一開始是冷漠,甚至還有些討厭他們在行動上的力度,可漸漸地 卻轉成了同情,進而支持。為什麼?這就是感知變化的效果。
兩種香港人
若從這個角度來看,佔領與反佔領,與其說是政治立場的分別,倒不如說是兩種香港人的分別。這個區別也許太過簡括,太過不科學,但經過媒體和社交網絡 的呈現,卻一樣有着非常具體的力量。一種香港人犯法,但卻簽過同意書,願意以良心接受法律制裁;另一種香港人反對人家犯法,同時還「反暴力」,結果卻以既 暴力又犯法的手段來表達主張。一種香港人會在行動現場做功課,打掃環境,回收可再生垃圾,而且還禮貌周到;另一種香港人卻滿嘴粗言、態度兇暴,不止打人, 甚至公然性侵犯對手(還說什麼出來示威就要接受非禮)。
這兩種香港人就連組織行動的模式都是不同的,葉劉淑儀女士認為佔領行動的支持者既有大量物質支援,又有高效靈活的效率,可見它「背後一定有組織」。 但只要稍為做過功課,稍為留意過去幾天網絡上的情况,都該發現佔領行動的特色恰恰是一種「無組織的組織」,一種多點橫向連結的「蛛網式組織」。9月28日 之後,同時出現了旺角和銅鑼灣等兩個新「戰場」,並不是什麼神秘地下組織之功,而是網民自發商議的結果。正因如此,我們才會見到整個行動少了一個足以號令 全局的中心,沒有誰能保證人家一定會聽他的話,也沒有誰有把握能代表全體行動者去和當局談判。但另一方面,這類人集體自我學習的能力也較強,在行動花樣上 屢屢應變升級。相比之下,反佔領人士的行動就真是系統得多了,要戴口罩就戴口罩,要咬飲管就咬飲管,進退有序,收放自如,就只差幾輛大巴帶人到場罷了。若 說這不是收人錢財替人消災,恐怕建制派自己都不會相信。
最後,更別忘了這兩類人的構成。一類人以學子為主,錯以社工、教師、文化人,以及中產階級,多半擁有不錯的教育程度。另一邊則是大叔大嬸,以及黑社 會成員,衝勁有餘,但卻說不清自己到底想來幹什麼。簡單地講,這兩類人的分別就是兩種香港人形象的分別。對於仍未捲入風暴,多少還站在中間的市民而言,你 猜他們會認同哪一類人?希望自己是哪一種香港人呢?
說到這裏,我們就可以來探討一個更加要緊的問題了,那就是北京為什麼應該擔憂。
失去整代年輕人
借用劉細良先生常說的那句玩笑話,前述兩種人的不同乃是「先進生產力」與「落後生產力」的分別,是知識結構的分別,「有型」和「冇型」的分別,甚至 還是世代的分別。在過去兩年之間,這兩類人的分別已經打上了非常鮮明的政治印記,形成一連串形象上的等式與對決:撐梁振英 = 支持阿爺 = 教育程度不高 = 粗糙老土 = 收錢辦事 vs. 反梁振英 = 不服阿爺 = 教育程度較高 = 斯文有型 = 自動自發。又由於這兩類形象等式往往還代表了代際的差異,所以我們不妨大膽地講,北京和建制派過去十幾年來一直念茲在茲的「人心未回歸」,經過兩年多來的 局勢演變與政治操作,終於演變成了今天的「人心不回歸」。任何北京來人,過去幾天只要到金鐘街頭看看,又或者瀏覽一下網上的討論,大抵都會得到如此結論﹕ 我們已經失去了整代香港年輕人。
狼來了隨時成真
在過去兩年多的日子裏頭,我們時常聽到有人像葉劉淑儀女士一樣,懷疑這些反對行動背後是否藏着一個很厲害的組織。也時常看到許多意見就和最近《人民 日報》的評論類似,指摘這些反對行動是「海外反華勢力」煽動的結果,不止有走向「港獨」的嫌疑,甚至還「意圖顛覆國家政權」。我不敢斷定這些講法究竟只是 政治策略上的一套定性修辭,還是有關部門的真實認知。可我想在此做出一個大膽的猜測,那就是這一切都有可能成真。如果上述說法是他們認真的判斷,那麼他們 大概會慶幸自己預言的準確;如果那只是用來嚇唬人的招數,這可就真是「狼來了」了。「港獨」會有的,「顛覆國家政權」會有的,就連「海外反華勢力」也大有 成真的機會。
這一切北京噩夢的基礎之一,乃在於這次佔領行動的道德特質。大家不妨重溫一下「佔中三子」一路以來的言論,其實他們的目標一直是很清楚的,那就是避 免佔中的發生。因為「佔領中環」只是手段與籌碼,它真正的目標是要一個沒有篩選的普選。可是原有目標一旦落空,手段本身就要升格成目標了。誇張點說,這大 概類似藏地的自焚,是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行動,一種它本身就是道德義務,再也不求任何實效的行動(說白一些,那叫做「給自己一個交代,給後世一個交 代」)。眼下的僵局顯得那麼難以化解,正是因為行動者本身也知道他們的訴求很難得到滿足(就算不是原始佔中成員,一般跑去支持的市民大概也不會相信中央會 讓步吧),當談判雙方都曉得共識不可達成的時候,談判又有什麼可談的呢?
這種行動本身就是道德義務的想法,本來十分違反大家心目中香港人那十分實際的性格,於是它也就成了一具潘朵拉的盒子,打開了部分港人質變的機會,使人感到再不實際的目標也是可欲的,再不現實的理想也是值得追求的,不可能的事其實是可能的。
比方「港獨」。它原是香港政壇的最大禁忌,儘管有不少人認同「本土」和「命運自決」,但獨立到底是說不出口的。正如呂大樂先生此前提出的,政治上本 土傾向的尷尬就在於他們一方面不願碰「港獨」,但另一方面又舉不出任何可實踐可操作的具體主張(例如「城邦論」,在北京眼中,它或許不離港獨太遠,因為都 涉及到國家政體和版圖統治形式的變更)。更大的問題是它太不實際,根本沒有成功的機會。但是,在今天一整代土生土長的香港年輕人「被丟失」的情况底下,在 不可能的事情也值得一試的氣氛底下;更重要的,是在現在這麼簡單的佔領示威也被打成「港獨」的實際環境之下,大聲說出「香港要獨立」又有什麼可怕的呢?今 天具有本土傾向的政黨或許猶抱琵琶半遮面,明天會不會就有些政團乾脆直接坦白地模仿「新芬黨」,把「自治」甚或「獨立」列作根本綱領?
在中國認同降至新低點的氣候裏,近日香港民間輿論對「民主回歸」以及一切染有「大中華膠」色彩人士的聲討,完全可以理解。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香港 普選難產的困境,豈不也正應了早輩「民主回歸派」的那句﹕「中國沒有民主,香港就沒有民主」?無論這兩年來的本土傾向有多濃烈,無論陳雲先生的種種謀策在 其信徒眼中有多麼厲害,我想大家都很難否定中央政府在香港政政改一事上的作用與角色。不管你紀不紀念六四,也不管你反不反「蝗蟲」,香港有沒有真正開放的 普選,其現實的決定權並不在港人手上。既然一個不接受「西方歪路」的中央政府不容香港民主,既然在香港爭取民主就有「顛覆政權」之嫌,所以有人可能就會試 着走一條和「港獨」同樣激進,但立場截然相反的道路,那就是乾脆把「支聯會」多年來「結束一黨專政」的口號化作行動,真正幹起支援內地民運的革命大業。
表面上看,這兩種主張都很不現實,就算做起來也無異於螳臂擋車,參與的人絕對不會太多。但激進行動從來不必人多,真正有志於「疆獨」的維吾爾人也不 是這麼多吧。就算不用恐怖手段,多了一群人以類近「法輪功」的手法在各大自由行要點散發載滿「六四真相」和「大饑荒真相」的傳單,向所有內地駐港人士和留 學生心戰宣傳,那也足夠北京當局頭痛了。更麻煩的是這兩股「後民主派」的激進力量還有一個天然的理想舞台,香港到底不是西藏和新疆,不能說封鎖就封鎖,說 嚴打就嚴打,它只會比西藏和新疆更難搞。又由於焦點不在民族和宗教,而在於民主等普世價值的落實,所以香港各種運動對內地年輕一代的影響也遠非西藏和新疆 可及。所以,香港不單是另一個西藏和新疆,對北京而言,它是真正具備顛覆力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境內前線」。以上所言,是否誇大,我們只要留意一下網上 討論的動態,就可以有些感受。
提供改變中國管道
然後就要說到所謂的「海外勢力」了。其實這麼多人在談「英美反華勢力」,什麼「黃之鋒接受美軍格鬥訓練」,劉迺強先生所說的「港美中心在大學活動」 云云,全是過分誇大,明眼人統統曉得。沒有比陳方安生女士和李柱銘先生等經常外訪的政治領袖更知道真相的人了,那些駐港外交官與外國議員根本做不到什麼, 頂多就是「口舌服務」罷了,他們的言論與其說是講給中國人和香港人聽,倒不如說以本國選民和上級為對象。實利所在,他們也有機會像戴卓爾夫人的前秘書一 樣,說變就變。即便如此,由冷戰時代「美新處」的工作,與「顏色革命」時一些基金會的運作經歷來看,某些「休眠」機構被喚醒,以及某些力量的藉機進入,也 是大有可能的。因為香港的局面已經開啟了一個國際地緣政治轉變的機會,這裏提供了一個漸漸改變中國的管道。
總的來講,對管治者而言,香港的情勢真是說有多糟就有多糟,所有他們預言過的東西都有逐步成真的機會。我現在想問的問題是﹕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為 什麼決策者之前似乎看不見這麼明顯簡單的局勢演變?比起開放普選,香港法律體制的超載與政治力量的激進化,哪一種結局更加可怕?有沒有避免這些情况發生的 辦法,又有沒有挽回危局的選項?如果沒有,那些原本可以使用的選項,以及可以制止情勢惡化的方式,又是怎麼消失的呢?

文章来源: http://goo.gl/udGGWO

2014年10月1日星期三

梁振英回应全文:停止「佔中」活动,不会因胁迫而就范

香港「占中」进入第四天,运动团体30日发表声明,限期香港政府在10月1日前回应他们的政治改革诉求,并要香港特首梁振英辞职下台。梁在《特首网志》撰文,指佔领行动已对香港居民生活和经济运作造成影响。梁并首次现身并大打民意牌,主动回应占中问题,并要求占中发起人履行承诺,马上叫停行动。
联合报导,占中团体发表的声明指出,「占中运动」已设定10月1日为最后期限,不受欢迎的香港特首梁振英必须回应他们要求真正民主的诉求,并且辞职 下台。声明指出,「占中运动」将在10月1日宣布新一波的公民不服从运动计画。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的国庆,假期将让更多香港人或其它地区的民众加入抗 争。
占中团体的声明与梁振英的回应,显示双方已进入摊牌阶段;梁振英的说法暗示香港警方暂时不会採取强烈清场行动,但他也不会因此下台。梁并强调,佔中已然失控,佔中发起人应履行先前做出运动失控就叫停的承诺,尽速结束该活动,并重申港警有能力处理目前状况,不会出动解放军。
梁振英回应全文如下:
「佔中」运动今日进入第三日,虽然是第三日,但「佔中」对香港某些主要地区居民生活和经济运作所造成的影响开始浮现。
过去几日,我们收到不少消息,虽然这些消息没有在传媒方面报道,但都是事实。有不少紧急救援服务受到影响,有伤者、有病人不能够一如以往般及时得到紧急救援服务。伤者、病人不能够从事发现场第一时间赶去医院,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香港社会尤其是这些受「佔中」影响地区的市民和商业,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和实质的准备,就是「佔中」这场运动会比较长时间持续下去。这是 「佔中」发起人组织者他们的计划,亦从现场的情况可以看到,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佔中」发起人组织者设置路障,我们看到有比较大规模和为数不少的物资中 心,甚至乎救伤站。
因此,「佔中」这件事和它带来的影响不是三朝五日的,相信时间比较长。因此,就市民的生活来讲,以至有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市民的人身安全来讲,还有就是香港的经济发展、香港的国际形象的代价会越来越大,希望大家都能够就这件事思考。
特区政府在过去几日,亦作出很多唿吁,在现场我们亦用种种的办法,希望香港主要的交通干道,能够恢復给公共交通工具和紧急救援车辆通过,包括警方同 事昨日(29/9)去现场是希望能够说服在这些主要交通干道聚集的市民,希望他们能够让出部分的道路路面,使得公共交通和紧急救援车辆可以使用,可惜无 效。
大家知道,告士打道、夏慤道、干诺道中这些主要交通干道,平日有消防车、救护车行驶,平日有消防车、救护车行驶。现时这些主要干道被集会人士完全佔领,我们的消防车、救护车就要行绕道,行一些横街窄巷,由消防局赶去现场,由现场赶去医院,所以这件事请社会三思。
「佔中」发起人曾经多番讲过,说如果「佔中」出现大规模失控的局面,是会叫停行动的。我现在吁请「佔中」发起人履行他给全社会的承诺,马上叫停这个行动。
对在马路上参加这些集会的市民,我想讲讲,我本人和特区政府一直以来尊重和维护市民依法以不同的方式,包括集会的方式去表达他们的意见,表达对政 府、政治的意见,但是亦希望他们能够,一,注意自身的安全。因为今早凌晨时份在旺角就出现有一辆汽车高速驶过这一条平日可以通车的道路,但是因为过去几日 有比较多的人在这里通宵聚集,造成一些惊险的、可能会造成人命伤亡的场面,希望市民能够注意这种情况。
昨日,根据我们收到的消息,在集会现场,大家口角,因为意见不同口角的情况亦比较多。就我刚才讲有人驾车用该条马路时,造成一些大家都比较紧张的情况,大家看报道也看到,警方即时去他家中找到这位司机,现正调查这件事。
这亦说明甚么呢?警方一直的执法是一视同仁的。我们不是只针对一些游行示威者,我们亦保护游行示威者。这个正正是警方工作的难处,就警方的工作稍后 再说。对在马路上聚集的市民,希望他们照顾自己自身的安全,亦希望他们能够顾及使用这些马路或其他公共空间的其他市民的需要和权利。
大家都知道,现在已经有很多很多条巴士线停驶。大家知道这些巴士线,行驶这些巴士线的巴士平日是有市民乘坐的。这些市民没有发声是相当忍让的,对他 们来说,一定比平日没有这么方便,所以请集会者亦顾及其他道路使用者他们的权利,尽量不要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过去一两日,亦知道在一些日常已经比较品流 复杂的一些街道,我们都注意到在场聚集的人的成分,受到警方关注。警方亦会尽量确保我们当地的治安不受到影响。
警察方面,我曾经讲过,警察的行动,说明我们的警队是一支高质素的警队。他们是依法,包括根据《警察条例》去办事。香港警队在国际间的声誉是十分高 的,他们无论应付日常的治安问题,或者是一些突发性包括人群聚集事件,他们表现的水平都是十分专业的,所以我和歷任行政长官一直高度重视和尊重警队的专业 判断。他们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不容易取得平衡,而且他们的工作压力很大。
发生一些突发性的事件的时候,警队不单要应付这些突发性的事件,他们同时要确保香港的良好治安情况不会因为警力被摊薄而受到影响。大家都知道香港的 犯罪率十分之低,这个不是偶然的,这个是由于我们警队长时间以来,他们的辛劳所带来的成果,不单在破案方面,而是在防止罪案发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 的犯罪率不单在世界上是属于最低的其中之一个社会的犯罪率,而且过去很长时间,过去十多年,每个主要罪案数字,每个主要犯罪率都是下跌的。我们应该感谢警 队,还有我们应该对警队依法办事,不受政治考虑影响继续有信心。
正本清源,「佔中」这个运动由年多、差不多两年前有人构思开始到今日,都是因为政改,因为2017年的行政长官选举。「佔中」的构思就是我们提出 「佔领中环」,瘫痪我们的金融中心,胁迫中央,就可以让中央就范,中央就会按某一些人他们的要求,无论它符合不符合《基本法》,中央就会就范。
但是8月31日人大常委的决定说明,中央并不会因为有人用一些违法的行为,胁迫而就范。继续用违法的行为,我相信都不会令中央收回人大常委会在8月 31日根据《基本法》的规定所作出的决定。而这个决定确实是中央行使在《基本法》里面的权力,按照《基本法》的规定来让香港人可以在2017年有史以来第 一次以一人一票的方式来选举我们自己的行政长官。
《基本法》的规定就是说我们的选举办法如需修改,就需要立法会2/3议员的通过,行政长官同意和人大常委会批准。我重复说一次,不是备案。因为过去 一段时期在社会上应该在这个问题有一定水平的人士,包括一些退休高级官员又或者立法会议员,都说中央是否「搬龙门」?本来《基本法》写的就是备案就可以, 为甚么又要批准?大家看看《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是2/3立法会议员通过,行政长官同意和人大常委会批准。
这三个方面都有权力来决定,不是个别,而是集体地、共同地决定我们将来的选举方式是甚么。那1/3的立法会议员不是多数,不是半数,但1/3的立法 会议员一样可以去否定另外的两部分,即行政长官的同或是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因此,人大常委会这个决定是行使它在《基本法》里面给它的权力。这个决定不是不 给香港人有普选,而是给香港人在2017年可以有普选,而2017年确实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上最早的一个年份可以有普选。
这个普选是根据《基本法》有一个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提名后,以一人一票方式普选产生。这个做法,我知道,我亦听到,我亦理解有部分市民认为是和 他们心目中的那种普选,譬如是经过公民提名之后的普选有差距的。但是,归根结底,第一,我们要符合《基本法》;第二,如果我们不以这个方式去进行普选,我 们只有原地踏步。原地踏步就是说香港市民丧失了一人一票选行政长官的机会。
因此,我觉得这件事,我们还是要理性、和平、冷静地去思考。我很希望无论在街道上集会的香港市民,或是发起、组织这一场「佔中」运动的朋友,都能够静下来、停下来想一想,甚么是对香港最大和长远的利益。
2014年9月30日
文章来源: http://goo.gl/6XrtIY

【组图】雨伞革命设计图标一览

除标注来源为《南华早报》英文版外,其余所有图片均由数字时代编辑收集自社交网络:
636095fdgw1ektletkckkj20xv0s5dk3
(作者:张发财)
3f879c26gw1ekudsbr1kbj213n1meh0e
(来源:Twitter;作者不详)
005znbNJjw1ektt316eq5j30om0om3zk
(来源:Twitter;作者不详)
10410262_10152760551908028_8519667375195653499_n
(作者:Facebook用户 Siuham Tse)
10593046_1549069338663160_7945284891161810520_n
(来源:Facebook “遮打革命 Umbrella Revolution” 页面)
BysutPqCcAAzuvp
BysutMxCIAEWWTt
(来源:Twitter;作者不详)
以下图标来自《南华早报》英文版
300-1
angelo_costadimas
bysivuuiyaahawd
ger_choi
SCMPOST 29SEP14 NS LOGO1  photo 1-1A.JPG
SCMPOST 29SEP14 NS LOGO2  photo 3B.JPG
umbrellaillustration
另附:香港街头简易版图标(来源:Twitter)
Screen Shot 2014-09-30 at 4.32.27 AM

 


文章来源: http://goo.gl/1dkdGV

周保松:當第一枚催淚彈擲下來

剛回到家,又餓又倦。但我怕一覺醒來,記憶會模糊,所以我想將昨天所親身經歷的如實說出來,為歷史留點紀錄。我好希望其他香港人以及我們的子孫,能 夠好好記著,在2014年9月28日這一天,這些和平勇敢的香港人,為我們這個城市的自由民主,為我們這片土地的尊嚴,付出過什麼。
我是下午三點多從灣仔地鐵站出來,沿著告士打道經演藝學院走去政府總部。沿途很順利,去到添美道口,警察已在那裡架起鐵馬,將我們和留守在政總的人 分開。過不了多久,從灣仔過來的市民已將整條干諾道中站滿,甚至行車天橋上也全部是人,根本見不到盡頭。當時正是黃昏,陽光灑下來,數萬人齊喊「釋放黃之 鋒」和「我要真普選」,真是有說不出的悲壯。
我在離警方鐵馬不遠的前幾排坐下來。我看著前面的防暴警察,不知為什麼覺得很憤怒,忍不住大聲對他們說,你們也是香港人,我們爭民主,將來你們也可 以享有一人一票,為什麼你們要來鎮壓我們?好幾位警察面有難色,將臉別過去。不過,因為進入公民廣場的所有通道已全部被封鎖,而那麼多人之所以經過前日一 天一夜的堅守後再跑出來,正是擔心警方清場在即,於是大家都想將鐵馬推開,讓數萬人能夠回到昨天所站之地。
有了前兩天的經驗,大家知道一推鐵馬,一定會吃胡椒噴霧。所以,走在最前的市民,每個人都已戴好眼罩口罩,穿好雨衣,打開手中雨傘才開始推。一推, 警察的胡椒噴霧就開始狂射。市民手無寸鐵,唯一方法就只是用傘被動的擋,完全沒攻擊可言。捱不了幾分鐘,所有人便已受傷。我站在後面,開始加入急救隊,幫 忙受傷的朋友用紙巾擦眼,再用水洗,同時接收從外面遞過來的水和傘。傷者表情都好痛苦,但沒有什麼人大聲呻吟,甚至沒有人叫罵警察。大家只是默默承受。
大概過了十分鐘,另一批市民開始嘗試再推,然後又是另一輪受傷。如果你站在遠處,根本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因為你只見到五顏六色的雨傘在陽光下晃動, 卻不知道眨眼間有一批人會受傷倒地。去到第三輪,我覺得這實在不是辦法。力量實在太懸殊,既移動不了鐵馬,又徒令市民受苦。我於是跑去和不遠處負責主持的 李永達說,可不可以叫大家暫時不要再推,就在原地坐下來。只要坐下來,人愈聚愈多,警方就不可能清場。可惜這些說話,在當時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我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一生中第一次如此直接面對警察武力。但很奇怪,現場既沒有慌張也沒有恐懼,大家彼此信任互相幫忙,有人照顧傷者,有人維持秩 序,有人補充物資,有人在為下一輪做準備。大家如此平和如此團結,甚至沒想過作出任何反抗。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五十開外的男人,吃了胡椒噴霧後很憤怒,拿 起水樽扔向警察。身邊的人馬上制止,並將他勸離現場。香港人就是和平到這樣。我並不認識這些市民,但此刻想起他們每一位的面容,內心仍然隱隱作痛。他們受 的苦楚,不會有任何人知道,甚至不會得到身邊的人的同情,但他們實在是用他們平凡脆弱的身體去為這個城市受苦,去為我們每個人爭取應有的權利。他們是抗爭 者,不是暴民。
大約去到六點,李柱銘來到人群中間。李柱銘正想開口說話,另一輪的推撞又已開始。我於是拿好水,準備迎接傷者。誰不知天空中卻有一個物體大響了一 下,然後冒著煙向我們飛過來。人們大叫催淚彈,並開始向後撤退,同時還不忘互相提醒,慢慢走,不要人踩人。不夠十秒,第二枚第三枚又從上空滾下來,落在我 的腳下不遠處。我的眼開始劇痛,呼吸開始困難,只好拚命邊跑邊往眼口倒水。有些人痛苦得倒在地上,其他人遂幫忙扶起;有些人要水,其他人遂遞過自己手上 的。如果我沒估計錯,這應該是昨天香港警察發射的近九十枚催淚彈的第一枚,向著手無寸鐵的香港市民。市民後退數百米後,見警方沒有進一步行動,很快又集結 起來抗議,大概半小時後在干諾道中又是另一輪催淚彈,形成很大的煙霧,大家在煙霧中狂奔亂跳,痛苦掙扎。
經過這輪折磨,我一邊往後退,一邊開始擔心。我不知警方還會使用多少武力清場,我甚至恐懼他們會否開槍,在香港重演一次八九六四。我決定往中環方向 走,因為我在金鐘現場完全上不了網。我一直跑到遮打花園,並在臉書上發了一條訊息:「各位同學朋友,我剛才在最前缐,親眼看著一批批朋友捱催淚彈。來日方 長,我們實在不必要在此刻承受那麼大的犧牲。我在這裡以個人名義,懇請大家,離開吧。帶著你的同伴離開。拜求大家。」
發完訊息,我開始往回走,見到一些學生還在往金鐘去,我於是勸退了一些看來特別年輕的,叫他們快點從中環離開。回到人群中間,人山人海,我知道我沒 有能力叫大家撤退,甚至也沒有這樣的理由。於是我只好來回在人群中大叫有沒有中大同學。有些同學應聲而出。我低聲和他們說,估計鎮壓很快會來,懇請他們考 慮清楚,是否值得冒這麼大的險。就算留下來,也請千萬要小心。我後來見到阿牛(曾健成)有大聲公,遂請他讓我用大聲公和附近的示威者再說了一遍。有位媽媽 走來和我說,你說得很好,但後面有許多人聽不到,你可否去和他們說多一次。我舉頭望向遠處那黑壓壓的人群,只感到無力到極點。
我心想,唯一的方法,是讓在場的人的朋友和他們說,也許才能起到一點作用。於是,我又一次往中環跑。未到遮打花園,我見到許多人邊跑邊叫,「警察放 催淚彈了」。然後,在長江中心附近,大批警察開始佈防。入到遮打花園,前往舊立法會大樓的路亦已被封。再走到遮打道,更是全副武裝的防暴警。我開始明白, 警方全面清場恐怕馬上要開始,而且是從中環和灣仔兩邊同時迫向金鐘。我於是在面書發了一條訊息:「各位,中區已嚴密佈防,密密麻麻都是警察,鎮壓在即。年 青的朋友,再次懇切呼籲大家,不要抱任何僥倖心理。來日方長。如果你未准備好的,請離開。這絕對不是懦弱。」
這個時候,我實在已沒力氣也沒勇氣再一次跑回金鐘。我幾近虛脫地坐在遮打花園,看著十多個勇敢的年青人,手牽著手,一排站在遮打道中間,直面全副武 裝的警察,決心以血肉之軀阻擋他們前進。那一刻,我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下來。我是多麼不願意他們受這樣的苦,多麼想走上去拖他們離開。但不知為什麼,我做 不到。這是他們的選擇。他們當然害怕。他們自然也知道,催淚彈打過來,身體要承受極大苦楚。他們心裡想也清楚,他們其實無力抵擋。但他們仍然選擇站在那 裡,高叫口號,迎接這預知的一切。我在這些年青人身上,看到一種說不出的力量。
我知道,過了今夜,香港將永遠不再一樣。我們會一起走下去。
2014年9月29日清晨五點

文章来源: http://goo.gl/vWsJ9a

2014年9月29日星期一

香港人给台湾人的10个快问快答:中国都给香港「普选」了,为什么学生还要罢课?

1. 在了解学生在争取什么之前,我们一定要知道现在的香港特首梁振英是怎样「产生」的:

他是由「选举委员会」投票选出来的,而选举委员会内只有1200人(他们叫自己作委员)。然而,中国表示,虽然只有1200人,但其实这1200人 在香港是「具有代表性」的,因为这1200人是来自香港不同的行业(在台湾叫产业?),来自「四大界别」。先不管他们「具不具有代表性?」,反正就是这 1200人替香港7百万人选特首。
Photo Credit: 香港政府
Photo Credit: 香港政府

 2. 那谁规定歷任的香港特首一直由「选举委员会」(之前还有其他名字)选出来的?

要是你不想看太多歷史,你可以简单理解其为「歷史的遗物」,就是当香港快要回归中国、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的时候,英国与中国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稍微简单提到香港回归后,特首的选举要根据《基本法》(就是香港的法律)所说的选出来。

 3. 不是「选举委员会」1200人选吗?那香港人是走什么运,可以突然争取一个「普选」?

(小编在解释这个之前,还翻查了一点资料,发现香港争取普选的路真的好漫长)简单来说,香港《基本法》(就是香港的法律)早就写好了我们可以普选,只是一直「没准备好」,才没有真的让我们选。但大家要小心了,因为条文内容是正反双方一直在争议的,《基本法》这样写:
《基本法》第四十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最终达至由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选产生的目标。
行政长官产生的具体办法由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规定。
简单来说:
特首在香港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国任命。
特首如何产生?要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最终由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选产生。

4. 诶~有点怪怪的「普选」,是完美的演绎「魔鬼藏在细节里」,那这《基本法》是谁订的?

《基本法》就是在香港回归之前,由中国政府组织一个叫做「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人所撰写的,里面有一些是香港人,有一些是大陆人,反正重点是北京最后看过觉得OK,才订下来的。

5. 经过香港人好几次的争取,中国政府也只好真的给我们做了,但北京给了我们什么「普选」?

2014年8月31日,中国政府公布香港人2017年可以「一人一票」「普选」特首了,但是中国政府说:你们可以选,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特首候选人,首先,「他」要由「提名委员会」提名才可以。

又怎么了?什么「提名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就是之前的「选举委员会」,没错,又是那1200人。
Photo Credit: 香港政府
Photo Credit: 香港政府

6. 这个北京一直不放下的「选举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是什么「关卡」?

他们由「四大界别」(工商金融、专业、劳工宗教及政界)组成。问题是,有香港人会觉得商界代表是不是太多?部分已式微的产业还可以有这么多人作代表选特首?还有,有些不关事的人在里面搞什么?最、最、最重要的是,这1200人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又是什么?
那这1200人又是怎样弄出来的?基本上,是由约25万产业「有关的」香港人选出来的(如果你是一个老师,那你就可以选教育界的代表吧)。
Photo Credit: Wikipedia
Photo Credit: Wikipedia

7. 那简单说,现在跟以前有什么不同:

以前:是1200个人,他们自己选。
现在:是1200个人,他们自己选。选好了,我们再「一人一票」选。
那你知道罢课学生抗议的「假普选」是什么了!

8. 那罢课学生现在是在抗议、争取什么?为什么矛头指向香港政府?闹得热哄哄的「佔领中环」又是什么?

根据罢课学生「给特首的公开信」,他们觉得中国政府今次提出来的「假普选」方法,很大程度取决于现首特首梁振英/香港政府,他/他们之前向中国政府提交有关香港人对普选看法的报告。
Photo Credit:林健恆
Photo Credit:林健恆
既然你都知道现在问题出在哪,那「佔领中环」就是「争取2017年实行符合国际标准的特首普选(每名公民享有相等的票数、相等的票值、公民参选不受不合理的限制)。」(官网有写的了。)
Photo Credit: 林健恆
Photo Credit:林健恆

9. 既然北京都订了方案,香港人还在争取什么?

香港有「五个部曲」去推行这次「普选」,港府早前交了报告上北京(第一部),北京给回了「普选」方案(第二部),那首两部曲已过去了。
现在要做第三部曲,就是由香港立法会议员(好像立委一样)决定,会否通过这个「普选」方案,要是在立法会通过(70个议员,要有47个说OK),才可以走下一步,要是不通过,这次的「普选」就会马上完结。
要是港府想让「普选」方案通过,他们还要争取民选立法会议员(大多属反政府、反中国政府议员)不要否决方案。相反,立法会议员可以利用「否决权」等「政治权利」,去要求争取修改「普选」方案的可能性。问题是,梁振英/香港政府/中国政府有打算妥协吗?
Photo Credit:林健恆

10. 如果这次「普选」不通过,那香港之后会是?

梁振英/香港政府/中国政府:下一次再试?可能要再等一下的了,至少再过两届(10年)吧~(所以他们都流行「袋住先」的说法,就是要香港人先要现在这个方案!以后「或许」、「可能」、「有机会」修改的,会更「民主」的)
反对这次方案的人:方案欺骗香港人!因为是假普选!我们不要「袋住先」!
欢迎读者留言或发问,让作者可以补充实用的资料

文章来源: http://goo.gl/W0Xkqw